随着盛夏来临,暑期消费市场也迎“热”而上,一场融合研学、避暑、文化、夜娱等多业态的消费热潮席卷全国,在炎炎夏日升腾起一片充满烟火气的幸福图景。与此同时,高铁票秒空的热门线路、摩肩接踵的热门景区也为交通网络和文旅市场带来巨大考验。
当下,正值全国铁路暑期运输期间,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消息,7月1日至8月31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9.53亿人次,日均发送旅客1537万人次。
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铁路的发展始终与民生福祉同频共振。为回应民众出游热情,近期,铁路部门创新服务模式、深化铁旅融合,推出一系列“宠客大礼包”:在北京西、上海虹桥、广州南等19座车站试点开展“轻装行”服务,为旅客提供“门到站”“站到门”同城行李搬运服务、长三角高铁列车上线70余款全新餐食打造更丰富的“移动餐桌”、京津冀首列观光旅游列车“星光·燕赵”号让乘客沉浸式感受“车在景中行,人在画中游”……每一个创新的举措都凝聚了铁路部门对民众需求的深刻把握,每一处细小的改变都诠释着“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初心使命。
今年暑运启动以来,多地客流保持高位运行。7月1日至10日,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公司累计发送旅客618.5万人次,与2024年同期相比增长1.4%;7月4日以来,贵阳火车站管辖的贵阳北、贵阳东和贵阳三大贵州铁路重点客运站单日最高客发量超过18万人,创历年同期最高纪录……暑运有序运行的背后,离不开铁路部门的责任担当。面对庞大的暑期客流,铁路部门运用铁路12306系统,实时监测预售票和候补购票数据,精准实施“一日一图”,动态灵活安排运能。同时,火车站强化客流高峰时段进站候车旅客引导和乘降组织,动态增加验证、安检、出站通道,优化旅客乘降流线。除客运部门外,铁路系统其他岗位也在默默守护暑运,供电段的“蜘蛛侠”在接触网上与高温“作斗争”,工务段的“钢轨医生”在烈日下进行伤损钢轨拆除作业,无数一线“战士”用汗水筑起暑运“安全屏障”,铺展平安有序、温馨舒适的暑运之旅。
暑运仍在继续,涌动的人潮是中国经济活力的“温度计”,出行服务的完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缩影,当列车载着欢声笑语驶向远方,这些藏在车厢中、铁轨上的幸福刻度,正一笔笔勾勒出新时代中国最生动的民生画卷。(徐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