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研究员 王灵桂
9月8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老挝首都万象召开的第十一届东亚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向与会的东盟十国领导人和韩国、美国、俄罗斯、日本、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领导人发出了中国政府维护东亚地区和平净土、发展热土的强烈呼吁,得到了国际社会和舆论的高度评价。
当今世界的的政治和经济格局正在经历着复杂而深刻的演变,全球普遍面临的经济增长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政治安全冲突和动荡、难民危机、恐怖主义等地区热点和全球性挑战加剧,对世界经济稳定复苏、维护国际和平稳定提出了严峻挑战。东亚地区的人民也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必然受到全球挑战和域外某些力量的影响,和平与发展已然是这一地区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维护净土、发展热土”也越来越成为地区国家的共识。为此,李克强总理呼吁,“我们正是在和平稳定的条件下才实现发展繁荣。这样的局面来之不易,值得各方倍加珍惜赞许和共同追求”,并就此提出了中国政府的一系列主张和倡议。
第一,以推动东亚合作稳定为目标,坚持东亚峰会作为“领导人引领的战略论坛”定位。要继续坚持东盟主导、协商一致、照顾各方舒适度等“东盟方式”,积极务实地推动对话合作。李克强总理代表中国政府承诺,中方支持峰会的机制建设,支持建立东盟秘书处东亚峰会小组,并提议该小组牵头梳理《落实金边发展宣言行动计划》进展,适时启动制定第二期的行动计划,努力推动峰会合作再上新台阶。
第二,坚持经济发展和政治安全“双轮驱动”,相互促进、同步前进,促进峰会健康发展。李克强总理向参加东亚峰会的各国领导人发出了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坚定信号,并明确了促进经济发展的三个“抓手”:大力支持地区互联互通,并愿意同各方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地区互联互通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大力推进自贸区建设,共同推进包容性的亚太自贸区建设;加强社会民生领域合作。2016年是中国和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在过去的25年间,中国与东盟合作成绩骄人。2015年,中国和东盟贸易额达4720亿美元、互访人数达2364万人次、互派留学生19余万人。作为山水相邻的邻居,通过交流合作增进了解、理解和信任,是中国政府“亲诚惠容”外交理念的具体载体和表现。国外舆论普遍认为,李克强总理在本次峰会上的呼吁,再次说明了中国对东盟关系的高度重视,是双方加强交流、实现互惠互利的又一新契机。这也是李克强总理的倡议之所以得到东盟国家领导人热切回应和一致认可的原因之所在。
在政治安全领域,李克强总理呼吁各方共同维护地区和平安宁,并提出了“四点主张”:加强应对恐怖主义、自然灾害、跨国犯罪、传染性疾病等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安全合作;高度重视区域安全架构建设,创新地区安全理念,构建反映地区现实、符合各方需求的区域安全架构;对地区国家间“舌头和牙齿难免磕磕碰碰”现象,要通过直接谈判与协商处理矛盾分歧,以对话和合作管控好分歧,避免催生激化矛盾;中国欢迎所有有利于朝鲜半岛局势缓和的行动和对话,并呼吁各方要全面完整执行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尽快使朝核问题回到通过对话谈判解决的轨道上来。
第三,中国和东盟国家完全有智慧、有能力处理好南海问题,域外国家应当理解支持地区国家所做的积极努力,不要渲染分歧,甚至制造扩大矛盾,共同将南海建设为造福地区各国人民的和平、合作、友谊之海。就南海问题,李克强总理阐述了中国政府的一贯立场,严正指出,“中国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缔约国,一贯忠实履行《公约》。根据《公约》,缔约国拥有首先选择直接对话协商方式和平解决争端的权利。中方不接受、不参与仲裁等第三方解决程序,是在行使国际法也是《公约》赋予的权利”;“过去十多年南海地区保持和平稳定,基础是中国与东盟国家达成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宣言》的制定基于并符合包括《公约》在内的国际法原则与精神,已经成为行之有效的地区规则”;“如果这个本地区最直接、最明确的规则不被遵守,问题会变得更加复杂,搅乱以规则为基础的地区秩序,损害本地区和平稳定”;“落实《宣言》是‘准则’磋商的基础,为了有效推进‘准则’磋商,必须落实和恪守《宣言》,这符合各方利益”。李克强总理阐述的主张,得到了越来越多东盟国家的认同,会上中国和东盟达成的“中国与东盟国家应对海上紧急事态外交高官热线平台指导方针”和“中国与东盟国家关于在南海适用《海上意外相遇规则》的联合声明”就充分表明,中国和东盟已经找到了一条体现国际法规则、有效管用的办法,并再次证明了中国政府始终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大局出发,以建设性态度负责任地处理南海问题的一贯立场和主张。
李克强总理在讲话结束时,引用了老挝的谚语“一根木桩围不成篱笆,一村人不协力建不好村寨”,吁请各方齐心协力,把东亚打造成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极,共同推动东亚合作稳步前进,为促进地区和平稳定与持久繁荣贡献力量,造福各国人民。李克强总理在东亚峰会上的讲话,让世界看到了东亚作为全球最具活力地区和经济发展引擎的更美好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