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网评
杭州共识达成,G20集团要成为行动队。李克强总理启动G20后中国首场周边外交,赴万象出席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并访问老挝。
在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全球贸易持续低迷的复杂阶段,东亚经济总体保持上升势头,是全球最具活力,最焕发青春的地区。恰逢经济复苏的关键时刻,系列会议的举办是人心所向。参加此次系列会议的国家代表着全球总人口和经济总量的一半以上,也集聚着全球大部分的智慧、创造力和青年力量。当一切饱含创新与积极的因素熔铸在一起,东亚必将继续成为世界和平稳定之锚和发展活力之源。
今年正值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明年也将迎来“10+3”合作20周年。25年星移斗转,中国—东盟关系在长久的携手信任中逐步迈向成熟,双方贸易额从80亿美元增长到4722亿美元,增长近60倍。19年日月轮转,遭受经济危机的洗礼,“10+3”合作已成为亚洲地区机制最完善、成果最显著的合作机制之一。在这承前启后的历史阶段,地区发展的新转变正在孕育当中。
中国与东亚各国陆海相连。早在明代,中国航海家郑和就七下西洋、五访马六甲。所到之处没有欺凌、殖民和杀戮,作为当时超级强国的中国,通过各种手段平息冲突,消除隔阂,消灭海盗,保障海上安全。在当时这片富庶之地上,中国农业、建筑雕刻技术、医术、航海、造船技术广泛传授,改善当地生活的同时也提高了文明水平。美国学者詹姆斯·熊谈到郑和下西洋时,赞叹地说:“由于缺乏一种更好的词汇,我只能称之为真善美。”
这种“和衷共济、和合共生”的历史基因绵延至今,构成东方文明的精髓,并逐步演化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识。现实不可否认,东亚各国之间尚存在一些纷争。钓鱼岛争端、朝鲜半岛核问题、萨德危机、南海争端等,这些基于历史或现实原因而引发的纷争,确实在东亚和平发展的大势上增添了阴霾。但世界不可阻挡的大潮是合作共赢,纷争不应该阻挡合作。这是青年理性爱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争端,寻求而不是破坏共识,化解而不是制造矛盾”,这才是有效的解决途径。对于南海问题,李克强总理做了专门阐述。“只要我们登高望远、齐心协力,就一定能跨越分歧,把南海建设成为造福地区各国的和平、友谊与合作之海。”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打开各国共同繁荣的新时代大门的“钥匙”。只有加强沟通对接,全力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让海上丝绸之路真正盘活棋局,让“10+3”合作开启新篇章。各国一起做大东亚利益的大蛋糕,才能将共同繁荣的愿景变为现实。(中国青年网评论员 杨丽)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