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别以道德高标审视马云狩猎

发稿时间:2014-08-17 10:26:51 来源: 中国网 中国青年网

  动保组织“自然大学”昨晚发出公开信,抗议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参与运动狩猎。公开信称,运动狩猎在国际上饱受争议,特别在非洲等欠发达国家,因腐败、狩猎利益分配不均等问题存在,运动狩猎并不能有效保护当地野生动物和社区。对此,野生动物保护专家呼吁,应建立成熟的监管机制。(8月15日《新京报》)

  首先,公众应该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狩猎并不等同于偷猎。基于词意的阐释,在当今社会中,狩猎以遵守法律为前提,而偷猎则为法律所禁止。这也就意味着,马云狩猎并没有违法情形,这是厘清问题的重要基础。

  根据马云的回应,其所从事的狩猎活动基于科学研究结论,目的事故淘汰老弱病残的野生动物个体,减少疾病的传播和动物之间无谓的资源竞争,进而实现野生动物种群及其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通过马云的一番表述,公众至少也可以明白运动狩猎,并非只是血腥与屠戮的代名词,其存在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其实,对于马云狩猎,更多的人将这一行为与名人的道德素养捆绑在一起。很多人认为,作为马云,应该在公共活动中注意自身的形象和举止,而不能有任何瑕疵。其实,公众持有这种观点,本就是患有“道德洁癖症”,以道德高标来严格要求名人,不给其“犯错的机会”。但是,马云也是凡人,并不是神,其一言一行也不可能达到“完人”的标准。狩猎活动,他人可以从事,马云亦可以参与,只要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任何人没有剥夺其行为的权力。

  实际上,纠结在马云狩猎正当与否的争论上,背后也表现出了社会价值观的迥异性。在这些观念中,有对于消费观念的差别,也有对于动物保护理念的差异,还有对名人道德标杆的“洁癖”等等。根本上而言,这就是作为名人的“难处”,当外界以一种“挑剔”的眼光去看待名人,即便是一点瑕疵,也可能被无限放大,甚至演化为一场激烈的道德争论。

  名人被贴上道德标杆的标签,就意味着需要更多的“付出”和“忍受”,并力争为公众树立起正面的范本。正是基于此,公众总希望名人身上透出的是责任担当,是道德素质的“终极版本”。但是,也不能忘记,驰骋于商海中的马云,固然具有“名人范儿”。而一旦褪去光环,将他当成一个普通之人,言谈举止也并不需要被烙上道德高标的印记。

  马云狩猎,到底是对还是错,应该站在客观的角度去审视,去端详,而不能过度依赖于道德视角下的“完美论”。合法的狩猎行为,并没有逾越法律的底线,抛开道德层面的说教,真实的马云也不过如此。

原标题:别以道德高标审视马云狩猎_观点库_观点中国
责任编辑:褚津笙
返回首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