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中青网评 >> 正文

中青网评:从共建到共享,让数据红利惠及更多人

发稿时间:2025-05-10 18:31:00 作者:谢伟锋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在数字时代,数据已然成为关键生产要素,其中蕴含着巨大价值。同时也应看到,在具体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仍有一些系统、部门或组织间数据存在着难以自由流动与共享的现象,宝贵的数据资源像一座座孤岛被隔绝开来。这些问题的掣肘,让各方之间难以发挥出高效的协同效应,制约着公共服务效率提升与社会治理创新。5月9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政务数据共享条例(草案)》。从现实意义来看,这不仅是政策措施方面的“立梁架柱”,更将是一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

  安全是发展的基础,数据安全亦有此番语境。数据涵盖了众多重要信息,关乎国家利益、企业商业秘密以及公民个人隐私等。若数据安全得不到保障,共享便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甚至可能引发严重后果。本次会议就指出,“要在确保数据安全基础上打通数据壁垒,推动公共服务更加普惠便捷。”通过完善的制度设计,从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到使用的各个环节,织密安全防护网,努力确保每一份数据都能在安全的轨道上流动,将为数据共享保驾护航。

  实现“一网通办”“一次办好”,这是人民群众对于提升政府服务效能的真切期盼。本次会议就提到,“要构建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推动数据资源融合应用,更好赋能社会治理和繁荣产业生态,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之所以要把“数据体系”前面加个“大”字,就在于它在数据规模、覆盖范围以及整合力度方面之大。这个“大”的内涵,不仅是量的积累,更是质的飞跃——它让数据跨越藩篱,释放出共享的巨大价值,并推动政务服务从“碎片化”迈向“整体化”,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服务”。

  有“大”的统筹,自然就有“小”的落脚。构建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的意义就在于,把海量政务数据汇聚整合、深度分析,使得社会现代化治理“新”中有“数”,从而让数据真正实现“活起来、跑起来、用起来”。归根到底,推动政务数据共享是为了持续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让人民的生活更加美好。

  民有所望,政有所向。此次会议审议通过《政务数据共享条例(草案)》,“共享”无疑是关键词,而它的一大前提是“共建”。在迈向现代化的壮阔征程中,数据早已成为驱动时代变革、社会治理的“新引擎”,善用这股势不可挡的动能,绝非简单把各自的电脑链接上网络即可,而是需要不同领域的切实行动——从筑牢安全防线,到构建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从推动数据资源融合应用,再到赋能社会治理和繁荣产业生态……唯有多部门、组织和机构的共建,方能带来让数据红利惠及更多人的共享,从而真正转化成民生福祉的提升、城市治理的优化、经济发展的提速。(谢伟锋)

责任编辑:张哲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