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动辄跳楼的孩子咋了?

中青网评

发稿时间:2017-04-14 14:53: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邓海建

(资料图:重庆跳楼孩子现场视频)

  一言不合就寻死觅活的孩子,上演了蛮多惊心动魄的故事。

  4月10日晚,重庆市大足区年仅10岁的男孩吕俊(化名)从自家20楼跳下。从20楼追下来的父亲,怎么追也追不上……吕俊永远离开了他最亲的哥哥,丢下以泪洗面的爹妈,还有那只不到1岁的小狗。“父亲不准观看电视,不服教育一气之下从家里卧室的窗口跳下死亡。”这是警方给出的结论。

  无独有偶的,还是在重庆大足:今年2月4日早上9时许,在大足区某小区居民楼,有一个男孩站在11楼的阳台外,疑似准备跳楼自杀。而原因也只是因为母亲“连喊了他几声,看他没动静,就把他被子掀开了一部分。”

  ……

  2015年的时候,北大教授章启群就发出振聋发聩之声:《中国教育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危险在什么地方,其中之一就是“人格教育的失败”。

  年纪轻轻的孩子动辄就跳楼,理由五花八面,却又匪夷所思:比如因为被父母掀被子,因为没能看动画片了,因为没能碰玩具……他们的愤怒指数如此爆棚,他们的绝望情绪一触即发,甚至不哭不闹地以终结生命的姿态来表达抗议和不满,——大人已然无法理解,今天的这些孩子,究竟是怎么了?不过,与其说这是孩子病得不轻,倒不如说是家庭教育积重难返。

  古谚有云,人性如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家庭教育,就是孩子知识、技能、品性的大染缸。用专家的话说:一个人在18岁之前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的影响占比超过60%,学校教育占30%,还有10%的影响来自社会教育。遗憾的是,即便是当下的中国,很多家长完全不知道该怎么教育孩子。那么问题就来了:自己不是个合格的好家长,孩子又如何天生就是个好孩子?

  一个孩子的悲剧,或是偶然;一群孩子的悲剧,就当归于逻辑。

  辜鸿铭先生当年曾如此盛赞国人:“中国人的性格和中国文明的三大特征,正是深沉、博大和纯朴(deep,broad and simple)”,中国人拥有“那种难以言表的温良”。所谓礼仪之邦,所谓温文尔雅,不过是天性人格,不过驯化人性。遗憾的是,在这些孩子的身上,隐约隐射着成人世界的狂暴戾气。心理学家分析说,孩子们的叛逆举动其实是在用最严重最惨烈的自毁,来抵抗控制者意志的入侵。这话过于学术而抽象,在棍棒出孝子传统深厚的中国,小矛盾都能要死要活,这跟“入侵”云云,究竟有多大的瓜葛?在戒尺年代,按照这个逻辑,岂不是小孩子要死去一大片?事实显然不是这个样子。

  不是孩子的抗压指数低了,而是教育的人格课堂少了。

  中华传统文化重视孩子人格的培养,孔子所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讲的就是孩子理想人格后天培养的重要性。而作为传统启蒙教材的《弟子规》,核心精神就是教导“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而今,社会原子化,家庭小型化,每个家庭对孩子“深沉、博大和纯朴”人格养成的重视,越发在匆忙的日子里稀薄起来,让位于物质收入的奔波。一方面,家长在压力山大的现实生活中,脾气暴躁,性格冲动,对孩子的态度缺乏温厚的维度。孩子如白纸,自然有样学样。另一方面,信息爆炸年代,孩子接受负能量信息更容易,如果没有及时的引导与教育,很容易思维幼稚化、行为成人化。

  2017年的全国两会上,有关家庭教育的话题成为热门。全国政协委员俞敏洪在提案里建议国家设立“家庭教育日”,全国人大代表陈秀榕则呼吁将家庭教育立法纳入全国人大立法计划,而全国人大代表吴正宪提出,可以将家庭教育工作提前到大学和婚前阶段……一句话,代表委员们几乎异口同声重申着一个常识:中国的家庭教育,是到了转型升级的“窗口期”!

  孩子还是那个孩子,社会已经不是那个社会。如果此时的家长仍以粗放散养的姿态对待家庭教育,出问题也只是迟早。悲剧令人扼腕,更叫人警醒。是时候,和中国家长们认真谈谈家庭教育问题了;是时候,和中国教育大计聊聊人格与人性教育的授课体系了。(中国青年网特约评论员 邓海建)

责任编辑:李晓伟
返回首页>>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