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范华培事件是个反面教材

中青网评

发稿时间:2016-05-13 10:07: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张剑

  对拆迁心存不满,持刀行凶致三死一伤的年轻人范华培,是不可原谅的。他报复式行凶手段中呈现出来的暴力与血腥,不但凌驾于普通人的生命之上,更反证了法制意识匮乏下行为的极端与偏执。

  但不能忽略的是,这一悲剧的衍生其实又有着坚硬的现实发生链条。范华培的暴力源于内心的愤恨,而所有的积怨又必然有现实因素的激化。据报道,在多名村民看来,范华培之所以选择血溅村头,与郑州市惠济区近段时间来积极推进的城中村改造拆迁系列项目不无关系。当我们将这样的悲剧与中国式拆迁中不受约束的权力联系在一起进行多方归因时,它们共同指向的是权力与暴力对法律失去敬畏的逼仄现实。

  权力对法律失去敬畏,会直接导致拆迁过程中诸多法规执行的走样,更易滋生众多不顾百姓权益的强权作为。比如在拆迁补偿标准上,范华培所在的薛岗村依据的是2014年郑州市发布的《关于调整国家建设征收集体土地青苗费和地上附着物赔偿标准的通知》来进行赔付的,但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却不明不白的发生了一些“变动”,导致他所拿到的补偿款可能比修建房屋花去的费用还要少二十多万。在记者的报道中,多个村庄的村民均对当地的拆迁方法有所不满,“前期在村里广播和文告宣传,但拆迁指挥部始终不派人到各家商谈,直等拆迁的日子到来,直接带队扒房”。而在拆迁后的安置问题上,国土资源部明令“先补偿,后拆迁”,然而,现实情况中“先拆迁,不安置”的方式却让群众愤恨担忧却又无门申诉。

  一个常识是,国家制定拆迁方面的法律、法规,其主要目的是在厘清各方责任的前提下,以硬性的制度来保障人民大众的基本权益不受侵犯。遗憾的是,更多情况下,公权却是以“不敬畏法律”的面孔出现在大家面前的,此次范华培事件拆迁方难以推责,而此前1月的郑州大学第四附属医院遭强拆也是佐证。此番背景下,其伤害的不但是法律自身的威严,更在很大程度上伤害了公众对权力的基本信任,割断了公民个体在遭遇不公时的合理诉求路径和博弈渠道。

  而就当地群众呈现出来的“声援”情态看,范华培的以暴制暴竟被视为“英雄”。联想到那无辜的受害者以及因此而支离破碎的几个家庭,范华培的行为应该受到舆论的谴责而不是赞扬。如果民众的诉求不能通过正常的法治渠道得以声张,那么社会的共识就很难达成。

  要终结中国式拆迁的悲剧,最为根本的一条便是要恪守基本的法律底线,让任性的权力能受到法律的有效约束。“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正如习总书记强调的那样,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不计后果的表达手段,只会带来不可收拾的后果。所以,对每个公民来说,对一切公权力来说,范华培事件都是个反面教材。(张剑)

责任编辑:杨丽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返回首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