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青年毛泽东: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发稿时间:2011-06-22 10:38: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赴京除“张毒”

  1918年夏,老师杨昌济寄来书信。当时杨已执教北京大学。信中谈及如何到西方勤工俭学以拯救中国。

  当时蔡元培等人成立华法教育会,组织赴法勤工俭学活动。北京建立留法预备学校,在长辛店、河北高阳县布里村都先后成立各种各样的预备学校,为赴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发展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由于急切寻找新出路,毛泽东和新民学会会员决定北上。他们先步行,后乘火车,赶赴北京。

  初到北京,毛泽东暂居杨昌济家,与看门人同住一屋。他品尝着渺小的滋味,没有工作,身无分文。

  经杨昌济向李大钊推荐,毛泽东在北大图书馆的期刊阅览室,任职管理员,月薪8块大洋,他很开心。

  他与蔡和森、罗章龙等7个湖南青年又在别处租屋子。八人挤住在三间民房小屋,人多炕窄,挤得透不过气。毛泽东曾回忆说,“每当我要翻身,得先同两旁的人打招呼。”

  工作非常简单,他用一双白皙的手清理书架,打扫房间,登记阅览者的姓名。

  通过签名簿,毛泽东认识了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但他对斯诺回忆时说,“我的职位低微,大家都不理我”。

  惟李大钊生性醇懿,经他指引,毛泽东参加了新闻学研究会和哲学研究会,旁听了一些他感兴趣的讲座。

  他习惯缄口不言。一次,他壮着胆子向大他两岁的胡适提问,当胡适得知毛泽东没有注册北大时,他洒脱地表示拒绝回答。

  最终,毛泽东没有随蔡和森远渡法国勤工俭学。研究者罗斯 特里尔认为,可能是经济原因和对杨昌济女儿杨开慧的牵挂所致。

  毛泽东转道上海,拜见陈独秀,之后回湖南。时值“五四运动”爆发,毛泽东在长沙组建了“湖南学生联合会”,组织学生罢课声援北京。

  他创办了《湘江评论》。在创刊号上,他欢呼:“时机到了!世界的大潮卷得更急了!洞庭湖的闸门动了,且开了!浩浩荡荡的新思潮业已奔腾澎湃于湘江两岸了!”

  创刊号一天内销售一空。

  毛泽东在《创刊宣言》中提出:“主张群众联合,向强权者做持续的‘忠告运动’,实行‘呼声革命’——面包的呼声,自由的呼声,平等的呼声,——‘无血革命’。”

  他首次公开称赞十月革命。但《湘江评论》只出到第五期,湖南督军张敬尧便派兵将其查封,湖南学生联合会也被取缔。

  年底,张敬尧用刺刀和枪托驱赶焚烧日货的人群,毛泽东著文呼吁推翻张敬尧,13000人在这份宣言上签字,长沙学生罢课,工人罢工,驱张运动拉开序幕。

  毛泽东担任赴京百人请愿团团长,向北洋政府提出驱张要求;他在湘乡会馆举行千人反张集会。他举起标语:“张毒不除,湖南无望。”

  1920年5月,吴佩孚、冯玉祥出兵,张敬尧逃出长沙。

  

责任编辑:杨雪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