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心学’”,要引导党员、干部加强党性锻炼、党性修养。在2025年6月30日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自我革命,必须固本培元、增强党性”。“选人用人要加强党性鉴别,注重考察干部的境界格局和忠诚度廉洁度”。应该说,构建共产党人的“心学”是习近平总书记着眼新形势新任务,为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出的重要命题。
由闫何清著、人民日报社出版的《新时代共产党员修养资鉴》一书,可以说是构建共产党人“心学”的一个积极探索。全书仅7章、20万字左右,但聚焦新时代共产党员如何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问题,简要概述了政党、党员修养、共产党及共产党员修养等基本内涵;从事业发展需要、适应外部环境需要、党的建设需要、党员成长需要等方面论述了新时代加强党员修养的必要性;结合人的发展规律和后天养成阶梯,探讨了党员修养的原理和途径;立足新形势新要求,阐释了政治修养、理论修养、道德修养、纪律修养、能力素质修养等修养内容;以传统修养文化现代化的视角,总结了传统修养借鉴,提出了一系列修养方法;就党员党性的评价问题进行了探讨,探寻了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规律性认识,很有价值和特色。
一是聚焦党员党性修养这个时代之需、党建之要。办好中国的事关键在党,关键在把党建设好,建党大业要在党员,党员强弱根乎党性,党性成长重在修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洞察党史,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明确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对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全面部署,绘就了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宏伟蓝图。把这些蓝图变为现实,完成新时代党建的目标任务,迫切需要把各项党建部署落脚到每名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身上。使全体党员更加注重和学会开展党性修养,真正把组织的要求转化为党性的纯洁性、先进性。这本书努力就党员如何修养党性问题,作出探索和回答,可以说是顺应了时势所需。
二是突出修养方法的提供是一大亮点。对于推进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自身建设,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并提出了丰富而系统的规定和要求;对于这项重要而经常性的任务和要求,党员干部也都普遍熟知并衷心赞同。但是采用什么方法把这项任务完成好、如何加强党员党性修养,则需要不断进行探索总结。该书把研究提出可操作性的修养方法作为重点,借鉴中华优秀传统修养文化,创造性地总结了真诚、明强、坚韧、勤廉、谦敬等修养借鉴,并进行改造提升,明确了这些传统品德操守具体到今天党员党性上应该是什么表现。同时提炼出了主一与笃定、自省与他议、希贤与自比、对冲与反制、历练与总结、自格与习惯等古为今用的具体修养方法。这些方法,历经前人检验,契合实际,可学可用,对于解决党员干部修养的“船”或“桥”的问题很有启发。
三是着力“四个结合”是一种可贵的尝试。我们今天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必须要贯彻马克思主义党建要求,坚持我们党的党建理论指导,又不割断中国人有益的修养传统,还要紧扣时代特征、聚焦党员干部当下要做的事情,这样才能增强修养的正确性有效性。该书尝试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我们党的党建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员干部成长规律及思想实际等四个方面结合起来、贯通起来。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出发,对党员修养方法的理论根据进行挖掘;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为指引,阐释了新时代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的要求、方向和根本遵循;以党员干部成长规律和思想实际为导向,从社会发展、党的建设、个体成长等相结合当中,探寻党员干部修养的客观规律;以中国精神和中华优秀修养文化为滋养,改造提升传统修养经验,形成富有哲性思考的综合性成果,应该说是很有创新意义的。
四是注重可读性是一个很好的导向。一般来说党的建设、党员修养方面的书,政治论述多、理论性强,有时会不那么“好读”。该书则避免了教科书式的说教,以“拉家常”的风格,把深刻的道里说直白,把枯燥的要求说生动。特别是较多使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教导、名言警句、先进典型、历史典故、寓言故事等等,来说明道理、阐释要求、示范方法、启迪精神、警示灵魂,增强了可读性和熏陶引导作用。例如,书中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主观与客观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的基本原理,但用平实的语言进行转述,避免了冗长引用和论证;贯穿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起到了统领牵总、画龙点睛的作用;引用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名言警句俯仰皆是,发人深省;使用了周亚夫治军、新鞋上路、蒙鸠筑巢、蝜蝂负重等大量历史典故、现实事例、寓言故事,资料丰富,蕴含哲理,生动有趣,可读性强。
总的来看,这本书的主题、思路、内容、风格都有不少特色亮点,是新时代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修养、为政、成长的有益参考,对于普通读者尤其是广大青年朋友加强修为、走好人生道路,也是很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