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理论 >> 正文

青年干部如何加强作风建设

发稿时间:2025-05-18 10:10:00 作者:蔡彩虹 来源: 中国青年报

  5月16日出版的第10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文章强调,党风问题关系执政党的生死存亡。作风建设关系我们党能不能长期执政、履行好执政使命。

  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员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问题,以钉钉子精神持续推进党内正风肃纪反腐,推动党风政风焕然一新,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拥护。但也应看到,一些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时有抬头,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依然存在。特别是青年干部正在成长期,要注重积累阅历、坚持理论学习,提高党性修养,持之以恒地加强作风建设。

  自觉锤炼党性修养,加强作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风问题根本上是党性问题。青年干部作风问题反复出现,主要是党性修养欠缺。要坚定理想信念,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要处理好“公与私”的关系,做到公私分明、克己奉公,确保公权为民。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到旗帜鲜明讲政治,着力提高“政治三力”,做勇于担当作为的不懈奋斗者,良好政治生态的有力促进者。

  坚定站稳人民立场,加强作风建设。青年干部加强作风建设最关键的是抓住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个核心问题。一方面,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要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支持不支持、满意不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评判标准,做到常怀忧民、爱民、为民、惠民之心,以人民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甘苦为甘苦,做到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另一方面,要解决好“靠什么人”的问题。人民群众有着无尽的智慧和力量,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连、生死与共是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各个历史阶段推动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就的根本保证。要拜人民为师,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诚意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始终根植人民、造福人民,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切实为民办成事、办好事、办实事。

  深入落实八项规定精神,加强作风建设。当前,全党正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青年干部要把握学习契机,深刻领会中央八项规定的精神实质,更重要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坚决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弘扬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光荣传统,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涵养求真务实、清正廉洁新风正气。要厘清思想迷雾,破除作风建设“小节论”“无害论”“特殊论”“阵风论”错误观念,走出思想误区,做到严于律己,慎小、慎微、慎始、慎终,管住小节、抵制诱惑,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要树立长期思维,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融入日常、落到实处,用严格的尺子衡量自己,用高标准要求自己,用无私无畏的勇气对照、检查、改进、提高自己,久久为功,形成日用而不觉的习惯。

  坚决力戒“四风”毒害,加强作风建设。青年干部正处成长黄金期,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与考验,更要提高纪法意识,充分认清“四风”的严重危害,正视“四风”背后的风腐一体问题,把握“四风”问题突出表现及对应的纪法规定,在学习中知敬畏、明底线、守规矩。要剔除侥幸心理,杜绝翻新手段、升级技术给“四风”披上“隐形衣”、换上“变异妆”。要增强整改力度,常同中央要求“对标”,常拿党章党规“扫描”,常用人民群众的期待“透视”,常与革命先辈、先进典型“对照”,从小事小节开始,常检查身上是否有“四风”典型问题和思想苗头,做到三省吾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争做树新风的表率,加强作风建设。身处基层一线的青年干部,其作风形象给人民群众最直接的观感体验,进而成为人民群众观察党风政风的最直接窗口,成为引领社风民风的关键因素。要树立与践行正确政绩观,把握好“政绩为谁树”“树什么政绩”“怎么树政绩”理论问题,处理好“上与下”“虚与实”“尽力与量力”“干净与干事”等关系,不贪虚名、不务虚功,真正把青春智慧奉献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建设,严于修身、严于齐家,把好政治关、权力关、交往关、生活关、亲情关,管好身边人身边事,以优良家风涵养好社会风气。要全面提升作风建设,坚持纠“四风”和树新风并举,以优良党风带动社风民风,推进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

  (作者系中共贵阳市委党校讲师)

  蔡彩虹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5月18日 03版

责任编辑:朱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