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理论 >> 正文

最根本的本领是理论素养

发稿时间:2025-05-12 08:54:00 作者:李海青 来源: 学习时报

  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和鲜明特征就是思想建党和理论强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胜任领导工作,需要掌握的本领是很多的。最根本的本领是理论素养。”为什么理论素养最为根本呢?这是因为,只有通过深入的理论学习,领导干部才能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掌握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义,在科学判断时与势的基础上作出战略谋划、明确工作思路、确定工作方法、推进任务部署、实现目标蓝图。正如毛泽东指出的,“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

  不断提高理论素养以坚定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要求全体党员都必须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实践表明,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之所以筚路蓝缕、砥砺前行,持续战胜艰难险阻,不断实现伟大胜利,理想信念坚定是一个决定性的原因。坚定的理想信念激励着无数的中国共产党人,无论是在革命战争时期,还是在和平建设年代,为了自己心中的主义,为了广大人民的解放与幸福而奋斗。革命战争时期,条件那么艰苦,投身革命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这样一种信念,这样一种精神。那时候加入共产党不是为了升官发财,反而有可能掉脑袋,会有生命危险。很多的革命先烈都是为了自己的信仰信念、价值理想牺牲了个人乃至整个家庭。和平建设时期,我们党同样涌现出诸如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孔繁森等诸多的楷模,在他们身上所体现的也是这样一种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与崇高人格。有一篇报道说得非常好,是他们坚守着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什么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就是这样一种伟大而执着的信仰追求与理想信念。这样一种理想信念关系人心向背,关乎党的生死存亡,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把党性教育称为共产党人的“心学”,将坚定的理想信念称为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为立党之本,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这就是共产党人的本。”“‘本’在人心,内心净化、志向高远便力量无穷。”那么,如何做到返璞归真、固本培元呢?政治上的坚定来源于理论上的清醒,从根本来讲,还是要不断提高党员的理论素养特别是提高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水平。只有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切实在理论上搞清楚共产主义的实现具有历史必然性,共产党承担历史使命是顺应了历史规律,党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才能在内心深处确立牢固的理想信念,坚定“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的必胜决心,才能真正做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如果说坚定的理想信念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强大人格力量,那么马克思主义则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强大真理力量,而强大人格力量是建立在强大真理力量之上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基础之上,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建立在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崇高价值的基础之上。特别是党员的党性修养、思想境界不会随着党龄工龄的增长而自然增长,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不断强化理论学习、持续提高理论素养更显得必要。

  不断提高理论素养以悟透党的理论。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重视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重视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对于中国共产党这样一个肩负伟大历史使命的政党,必须高度重视思想建设与理论指导,对于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必然也是高要求的。广大党员干部如果缺乏理论素养或理论素养不够,就难以学懂弄通、深刻理解党的指导思想特别是创新理论,也就难以切实以之指导自己的工作。党员干部只有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才能深刻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刻理解为什么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党员干部只有学习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系列理论成果,才能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强调“有的放矢”,为什么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什么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深刻领悟党的二十大报告为什么强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特别是只有通过深入学习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才能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什么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才能深刻理解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所具有的决定性意义,也才能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强调思想建党和理论强党,就是要在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理论素养的基础上最大程度统一全党思想认识,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心聚力实现伟大使命与宏伟蓝图。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所接受的理论教育的系统性、理论意识的自觉性、理论学习的积极性、理论运用的主动性,远远超过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政党,而这也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大优势与特色。

  不断提高理论素养以解决实际问题。广大党员干部日常工作中需要面对诸多的问题挑战特别是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如果缺乏理论思维,那在工作中就只能跟着感觉走、跟着常识走、跟着经验走,很容易陷入片面、孤立、静止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与主观主义的思维定式。其情形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的,“没有理论思维,就会连两件自然的事实也联系不起来,或者连二者之间所存在的联系都无法了解”。毛泽东曾将工作方法比喻为过河的船和桥,要过河就要有船或桥,要解决问题就需要有好的方法,那么,方法的问题如何解决呢?那就要学习党的理论特别是哲学,不断提高理论素养。理论是为了指导现实,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深厚的理论素养能够有效地将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时代化的创新理论成果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应用于现实,切实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制定合理政策,从而大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正是基于此,广大党员干部要厚植自身理论素养,善于通过历史看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为切实应对挑战、解决问题、做好工作提供科学思想方法和有效工作方法。

责任编辑:杨宇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