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仅事关经济发展,也事关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进入新时代,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聚焦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持续办好“稳定、发展、生态、边疆稳固”四件大事,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以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推动现代化进程,逐步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相统一,切实筑牢迪庆各族群众迈上现代化的物质基础。
立足州情统筹现代化建设,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迪庆充分利用国家对民族地区的支持政策,做精做特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同时不断发展对迪庆产业税收贡献大的绿色矿业和绿色能源产业。在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方面,不断调整和优化香格里拉特色畜禽、德钦葡萄、维西中药材产业、食用菌、青稞、蔬菜等产业协同发展的发展格局,推动实施食用菌产业“3510”(三年打基础、五年上台阶、十年大发展)发展规划,提高品质和效益。目前,已建成州级“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72个、规模养殖场175个,共有“三品一标”认证产品187个、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02家。如迪庆州葡萄种植面积稳定在1.9万亩左右,年产葡萄5600多吨,葡萄种植涉及全州5000多户2万多名农民,每亩葡萄年纯收入5000元以上,带动农户年增收3500元以上。在发展绿色矿业和绿色能源方面,抢抓国家、省两江流域水电开发的重大机遇,积极打造建设云南省重要清洁能源基地,加快推进旭龙、托巴水电站建设,全力推进古水、奔子栏水电站前期工作,全州投产运行水电装机规模达418.86万千瓦,全面推进光伏发电项目开工建设。积极推动绿色智能矿山建设,2023年全州规模以上采矿业总产值达37.26亿元。以小中甸公铁联运物流园为龙头,大力发展公铁联运,推动物流产业发展等一系列举措加快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步伐。
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密切与各地经济联系。迪庆的发展体现的是与各地密切联系、建设经济共同体的理念。在发展过程中,通过基础设施的改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对口支援等措施使迪庆进一步激发民族经济的内生动力。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中,积极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标杆建设与乡村振兴“双融合、双促进”。利用滇沪帮扶、昆迪合作在产业、人才、资金、科技等方面实施帮扶,有力促进了迪庆经济的发展。
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筑牢生态安全屏障。迪庆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州面积的67.29%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全面推进生态的系统性保护与修复,加强白马雪山、哈巴雪山保护区能力建设,推动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积极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计划、野生动植物极小种群保护和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区域典型生态系统和重点物种得到有效保护,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实施“四大行动”,打好7个标志性战役,补齐两污短板,严格落实河(湖)长制。2017年、2022年,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曾两次反馈意见指出纳帕海水质下降的问题,香格里拉市举全市之力,重点推进纳帕海综合治理、奶子河下游截污工程等,针对城市污水收集处理问题,对全城区16.29平方公里城市管道进行清淤检测,对老旧污水管网缺陷进行修复,实现污水应收尽收。纳帕海流域美丽河湖项目不仅提升了纳帕海水质,也改善了城市人居环境。
咬合经济发展链条,畅通民族交流共融通道。近年来,迪庆最为瞩目的滇藏铁路、滇藏高速、都香高速、丽维高速等项目建设稳步推进,丽香铁路2023年建成通车,全面完成机场四期改扩建。物流建设上,加快推进枢纽建设重点工程,加快推动机场航空口岸以及“公转铁”等多式联运物流运输体系建设,构建外联内畅、高效便捷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体现迪庆特色优势的文旅产业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主动融入滇西北旅游环线、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推进文旅深度融合,进一步打响“香格里拉”“三江并流”“梅里雪山”“茶马古道”“虎跳峡”五大国际知名旅游品牌,不断提升世界的“香格里拉”品牌影响力。成功举办了松茸论坛、香格里拉讲坛揭牌暨首届论坛、首届世界的“香格里拉”文化旅游节暨大理丽江迪庆联合加快推动滇西北旅游高质量转型升级第一次协作联席会。国内外游客从2021年的933.73万人次增长到了2023年的252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从2021年的94.82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299.64亿元。
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迪庆篇章。迪庆的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迪庆服务和融入全国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面对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差距大等问题,应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迪庆现代化,系统协调推进现代化的各个方面。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夯实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的物质基础。紧扣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守底线、稳支撑、增动力、上台阶”的经济工作要求,以稳定确保发展,以发展促进稳定,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紧紧围绕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这个着眼点和着力点,完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机制,充分激发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政治觉悟,织牢共有的情感纽带、打牢共同的思想基础,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确保国家安全。按照中央“三个赋予、一个有利于”的发展原则,以改革破解产业发展的痛点、难点,加快产业优化升级,促进文旅产业发展,统筹高原特色农业、绿色能源和绿色矿业、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在文旅产业发展中,按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求,将旅游产业与生态、发展、民族团结紧密结合起来;在高原现代农业产业中,让以松茸为代表的产业基础更加壮大;以绿色能源为主,做好水电产业开发建设。推动迪庆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充分利用迪庆区域优势、资源禀赋、科技教育人才条件、现代产业体系基础、国家政策支持等优势,因地制宜、抢抓发展新质生产力机遇,统筹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完善现代产业体系,扩大高水平开放,赢得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主动地位,引领迪庆高质量发展,通过高质量发展不断改善民生,及时回应民意,以满足迪庆各族群众多样化的需要,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