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理论 >> 正文

文明交流互鉴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全球化逻辑

发稿时间:2024-11-20 11:11:00 作者:吴文 孙盛霖 来源: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各民族文明在世界历史舞台上彼此相遇、交流碰撞。对于不同文明之间关系的认识,或持“文明冲突论”“文明等级论”,或持“文明互动论”“文明平等论”。如何看待各文明之间的差异,关乎各国各民族观察世界和理解世界的方式。但是,文明本身并不能仅从伦理观念去看待,依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文明观的背后有着深层次的经济关系。

  “文明交流互鉴观”是当今中国看待世界文明交往的理念表达,主张文明之间的平等互尊、开放包容、合作共赢,是对单一文明优越观与文明冲突论等理念的批判和超越。在深层机理上,“文明交流互鉴观”蕴含着社会主义价值理念包容、改造并促进异质性元素优势互补的智慧。文明的交流碰撞承载于经济全球化的互联互通之上,而以交流互鉴面对文明差异的态度,也与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逻辑“重构经济全球化、建设和谐新世界”的历史进程相呼应,导引文明交流与发展沿着正确的历史方向。

  单一文明优越观对应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单向度逻辑

  具有现代意义的文明概念始于18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有着时代性的政治经济烙印。自18世纪以来,主张文明高低贵贱的“等级论”、主张文明分为各种形态层次的“类型论”、主张文明差异无法调和的“冲突论”一直是西方的流行意识形态。先发的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国家将“文明”与“野蛮”相对,用文明指代自身的进步状态,用野蛮指称不符合自身模式的经济文化落后状况,逐渐塑造起“以文明开化野蛮”的叙事话语,延续了西方“普世价值论”的理念论传统。资本主义国家自身以“高级文明”自居,对野蛮的“低级文明”负有文明开化的“义务”和“责任”,因而也具有了占领、奴役和殖民的所谓“正当权利”。

  然而,这样的文明观可能才是文明的反面。所谓文明冲突,冲突的根源并不在于文明本身,而在于现实的物质利益;所谓单一文明优越,也不过是反映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统治者欲求“主导全球、剥削人类”的世界秩序幻想,甚至“发达”一词本身就带有傲慢的优越感。资本以追逐剩余价值为目的在世界范围创设经济体系,尝试把更多民族国家纳入其中,宰制体系内的各种经济关系与经济运动。如何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更多地攫取剩余价值并巩固自身资本权力,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开疆拓土、开化野蛮的真实目的。

  资本主义全球化的“资本性”体现在资本逻辑的单向度逻辑。资本运动以“利润最大化为原则”的单向度,辐射并规制包括市场经济、政治制度、文化价值观在内的整个社会结构。“普世价值”就是资本的单向度逻辑在文化观念层面的表达。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普世价值”装扮西方现代化道路,攻讦其他民族国家违背世界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试图“洗脑”他国民众与本国民众,建立对资本主义发展方式的文化认同。一旦发展中国家接受西方文明标准的规训,遵照这一现代化道路,则不免在“中心—外围”的世界经济体系结构中沦为附庸。

  掩藏在正义和崇高话语背后的资本主义在20世纪同样经历了剧烈变化。一方面,两次世界大战揭示了所谓“先进文明”和“先进文明”之间原来也可以爆发战争。另一方面,积累和消费的对抗性矛盾越来越制约价值实现的顺利进行,“剩余”问题愈发突出。在此背景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收缩非经济手段,资本积累向金融资本主导的转变,也向西方文明优越、进步的传统意识形态提出了更高的策略要求。因为只有接受包装在文明话语中的新自由主义的改造,发展中国家的货币主权和治理主权才能向西方主导的全球金融资本敞开。

  然而,这种单一文明优越观已显现出式微之势。生产力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本矛盾无法摆脱且愈演愈烈,发展中国家的成长又不断冲击着固有的世界秩序,致使“普世价值”等意识形态霸权话语难以包裹住“西方中心主义”的内核。与此同时,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逆全球化、恐怖主义、民粹主义、环境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等威胁持续蔓延,要求世界各国人民通力合作处理人类共同面临的矛盾和问题。这些都呼唤着各个国家和地区平等互尊,摒弃冷战思维和文明歧视,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寻找潜在的破局方案。

  文明交流互鉴观与全球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逻辑相匹配

  面对“人类向何处去”的世界之问、时代之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文明交流互鉴观”是当代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之一,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文明交流互鉴观”肯定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但差异不代表对抗,而且正因为有差异才要相互交流、平等互尊。我们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在文明交流中求同存异、共存共生。这种思想迥异于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文化文明观。面对不同文明异彩纷呈、交相辉映的图景,我们既需要以宽广的胸襟学习和借鉴“人类知识总和”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又必须在“乱花渐欲迷人眼”中保持主体性,通过吸纳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努力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活力,在文明交流互鉴中更稳健地“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我们推动促进不同文明相互交流、和谐共生、优势互补,不只局限于文化观念、国际交往层面,更是深植于经济体制建构中。与单一文明优越观所契合的资本的单向度逻辑不同,“文明交流互鉴观”契合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多元包容性。从历史长线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样是在国内国际变局中应运而生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实现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各自优势的有机结合。自党的十四大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具体形式与实现途径,推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良性互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使市场经济的长处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都能得到更好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规训资本,超越资本逻辑,唯有如此,才能让劳动作为关键要素获得不低于资本的收入分配权,才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按劳分配”。提倡文明交流互鉴的经济底层,是对劳动的尊重,是世界各国的劳动者建设了这多彩绚烂的文明。

  中国式现代化是开放包容的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包容性,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在更广泛、更丰富的人类智慧结晶之上,又不丢失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以社会主义制度框架和治理体系校正资本逻辑的单向度异化。在巩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我们允许各领域和各层次的多样性、多元化发展,在异质性元素的协调互促中提升体制机制的活力和效能。这种立足自身国情和实践的开放包容,是当代中国取得“两大奇迹”的原因之一,显示了基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现代文明对资本主义文明先进要素的包容能力。

  我们在包容开放、学习借鉴和“走自己的路”之间找到平衡,并走出超越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新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且愿意向世界各国分享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为其他发展中国家以及西方发达国家提供现代化路径的新经验,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互鉴观”是中国式现代化在人类文明观上的体现,推动着世界文明秩序朝着平等、多样、包容、共赢的方向发展。

  面向中国与世界人民共同美好生活需要的文明交流互鉴

  “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有条件破解‘古今中西之争’,也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迫切需要一批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文化成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两个大局”造就了这种迫切性。一方面,我们亟需通过文明交流推动中华文明的创新创造,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不断满足中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另一方面,我们要在文明交流互鉴的基础上,用实际行动回应各国人民的共同期盼,推动维持并促进“世界持久和平”这一美好生活愿景。

  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入新时代以来,如何更高质量、更加均衡、更有效率、更加公平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成为我们各方面工作的价值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仅体现于经济体制机制改革之中,也指导着当代中国的文明观和世界观。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唯有推动各国文明平等互尊、交流互鉴,才能为中国式现代化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从世界文明优秀成果中汲取营养,服务于当代中国物质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文明交流互鉴观”体现精神文明的发展维度。从反对资本主义全球化的经济逻辑来看,“文明交流互鉴观”越是得到更大范围的支持,则越有利于疏通国际市场的经济循环,抵制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提升对外开放所带来的经济增长动力。而就文化价值观的交流交往来说,“文明交流互鉴”促使一批又一批反映文明交融的优质成果涌现,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供给了更加丰富多元的文化产品,有利于实现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共同富裕。

  中国共产党既立志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又勇担大国责任,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正所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虽然世界各国走过的发展道路不同,但各国人民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是一样的,对和平与繁荣的追求是一致的。持久和平是世界人民美好生活的基础,全球化的人类历史大趋势不可逆转,各国的联系交往和前途命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在这样的历史潮流之下,防止因文明差异歧视导致的文明冲突乃至战争就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课题。面向世界人民的共同美好生活需要,我们必须以“文明交流互鉴”为先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维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以对话协商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意识形态对抗,共同致力于构建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作者分别系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朱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