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水荡漾,岸柳翠绿,中条山吹来的南风拂面而过,盐水泡沫像浪花般冲向岸边,慕名而来的游客在七彩盐湖打卡还未尽兴,永乐宫又把穿越时空七百年不变的古典艺术美带到我们面前,自然之美和人文之韵在这里相得益彰,承载悠久历史文化的河东大地正以转型发展中的华丽转身,吸引更多人来探寻五千年中华文明故事,这里就是“国宝第一市 天下好运城”。
运城,古称河东,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地处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与河南省三门峡市、陕西省渭南市隔河相望,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一座因盐而建立起来的城市,史称“盐运专城”。
2023年5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运城博物馆考察,对人类起源、中华文明探源和夏商文明研究特别关注,强调“博物馆有很多宝贵文物甚至‘国宝’,它们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要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要求,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在运城盐湖听取其形成发展和历史沿革介绍,指出“盐湖的生态价值和功能越来越重要,要统筹做好保护利用工作,让盐湖独特的人文历史资源和生态资源一代代传承下去,逐步恢复其生态功能,更好保护其历史文化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赋予山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文物保护等重大使命任务的同时,也深刻揭示了探索中华文明起源、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调研组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探寻文化自信源泉。
坚定信心——推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运城重要指示精神落地落实。运城市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运城重要指示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紧紧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盐湖保护利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及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等重点工作,加强统筹谋划和部署推进。一是构建“共创”格局。出台《运城市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方案》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明确工作任务,并逐条逐项细化分解到直接部门和各县(市、区),从顶层设计层面构建“一盘棋”格局,最大限度提高工作实效。二是形成“共研”机制。隆重举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运城思客会,专家学者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主题进行主旨演讲、圆桌对话,形成了一批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建设性意见;围绕“晋南在中华文明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课题,联系国家博物馆考古院、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等文博机构和科研院所专家学者举办学术讲座8场;承办第三届中国考古学“西阴论坛——夏时期的中国”学术研讨会,推动我国夏文化探索和研究,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三是打造“共进”矩阵。加快博物馆体系建设,运城市博物馆成功跻身国家一级博物馆行列,进入全国第一方阵,与盐湖区、稷山县、平陆县、永济市博物馆等入选第二批省级文博研学基地培育名单,西阴考古博物馆列入国家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储备库项目;强化馆藏文物保护,2023年申报馆藏文物保护修复和预防性保护项目立项9个,共报审方案(含备案)22个,完成结项验收项目16个;打造精品陈列展览,运城博物馆的“道影寻踪”——晋南明清道教绘画艺术展、关帝庙的“天下云长”——关公文化展、永乐宫的“观妙入真”——永乐宫保护与传承展被列入博物馆拟推介联展巡展项目。
寻根探源——擦亮华夏文明发祥地名片。5000多年的华夏文明遗留了太多的未知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亟须进行更加深入的发掘和探索。一是加强主动性发掘。运城市围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等重大课题开展一系列考古工作,2023年和2024年分别承担5100平方米和6000平方米的主动性考古发掘,实施夏县辕村遗址、夏县东下冯遗址、闻喜县上郭—邱家庄遗址等主动性发掘项目,为实证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以及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贡献了重要力量。二是强化文物保护工作。推动壁画、铁质文物保护等关键技术攻关,创建壁画文物保护研究山西省文物局科研基地;出台《运城市文物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壁画彩塑保护工作的意见》;由山西省永乐宫壁画保护研究院牵头,联合太原理工大学和江苏科技大学开展“寺观壁画病害机理与保护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永济市蒲津渡与蒲州故城文物保护所与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合作开展“山西蒲津渡遗址铁质文物腐蚀现状与特征研究”课题。
汲智启思——谱写文化自信自强新篇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只有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才能挖掘出更多日用而不觉的文化基因,进一步谱写文化自信自强新篇。一是挖掘利用特色传统文化资源。运城市牢记总书记“深入挖掘虞舜德孝文化、关公忠义文化”的重要指示精神,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成功举办第34届关公文化旅游节、第十四届舜帝德孝文化节、“2023黄河龙门文化旅游周”等节庆活动,传承弘扬关公忠义文化、虞舜德孝文化、能吏廉政文化、晋商诚信文化,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提升道德情操、增强文化自信。二是扎实抓好池盐文化传承弘扬。高标准举办池盐文化周系列活动,挖掘盐湖历史文化价值,启动编纂《千年盐湖》系列丛书。出版《盐湖传说故事》《盐池》《盐湖周边水系调研》等书籍画册。正在谋划设计出版《盐湖精灵》《河东60个成语典故摄影画册》。举办“沿着总书记足迹 纵览古河东文明”全国知名作家运城行采风创作活动,编撰“沿着总书记足迹 纵览古河东文明”采风作品合集《行走在河东》等。三是认真讲好运城文化故事。坚持组合式、立体化讲好运城故事,谋划推动《大唐裴晋公》《忠义千秋》《关公颂》《龙门颂》《永乐宫纪事》等精品剧目全国巡演。民族交响乐《龙门颂》在河津成功首演,在第34届关公文化旅游节和第六届山西文博会期间,先后在运城市会展中心和山西大剧院震撼上演。蒲剧《忠义千秋》赴国家大剧院演出,在山西大剧院举行蒲剧精品剧目展演,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持续推进“这里最早叫中国”宣讲,完成《最初中国 文明探源》第一期21个微宣讲视频拍摄。
改造提质——促进人文与自然交融共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一是推进实施“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的重大国家战略,“一泓清水入黄河”是习近平总书记寄予山西的殷切期盼。2023年6月初召开誓师大会以来,山西省上下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把“一泓清水入黄河”作为重大政治工程、生态工程、发展工程、民生工程,高标准打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全力做好治水兴水大文章,奋力推动“一泓清水入黄河”目标早日实现。印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指示精神奋力实现“一泓清水入黄河”行动方案》,并着力推动各项重大举措实施落地。把工程治理作为关键之举,谋划十大工程280余项子工程,目前,已先期开工118个项目,其中涉及汾河流域防洪能力提升等牵引性工程正在加紧推进。二是统筹盐湖人文历史资源和生态资源。运城盐湖具有4600多年的开采史,有着深厚人文底蕴和重要历史价值。近年来,当地坚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实施“退盐还湖”,盐湖保护范围内停止一切工业生产,因地制宜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谋划实施黄河流域运城盐湖生态治理与产业融合发展(EOD)模式项目,推动盐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实现“以景促旅”。该项目包含2个生态环境治理类(盐湖周边污水源头治理及雨污分流、运城盐湖生态治理)和2个产业发展类(运城盐文化体验传承与开发利用、运城鸭子池北侧生态治理与开发利用)项目,围绕盐湖、伍姓湖水质提升和生态修复工作,谋划了盐湖水质保障及生态修复项目和伍姓湖水质提升及生态修复。
创新突破——开辟文旅融合发展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文旅深度融合是增强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的有效途径,新时代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必然要求文化和旅游实现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更大范围的融合。一是打造文旅新地标。创建中条山文化博览园,展示河东大地的根祖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创建河东成语典故园,宣传河东历史上60个成语典故;打造“宋韵·南风歌”大型沉浸式游园演出项目,以“盬盐春秋”为主题,全方位展示盐文化的产生、发展、活化等;自2023年9月29日建成开放演出,共演出30场次,接待观众1.5万人次;创建运城盐湖省级旅游度假区,审议通过《运城盐湖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实施方案》;实施七彩盐湖基础设施改造(黑泥康养生态体验馆),建设黑泥康养生态体验馆、五步产盐体验区、科普区、儿童游乐区、湖景多功能餐厅等,构建运城盐湖多元消费体验康养高地。二是文创研发更加配套。运城市适应“博物馆+旅游”新业态,在“大文创”理念下,探索自主研发、合作开发、IP授权等多元开发模式,探索与社会力量深度合作的现实发展路径。上线销售的文创产品共有385种,文创商店有5个实体店面、3个网络销售平台,通过博物馆藏品文化内涵与产品载体的巧妙结合,实现文创产品的精心制作,“跃龙门”系列文创等长线产品深受观众喜爱。三是数字技术加入助力。为了破解永乐宫壁画颜料层起甲、脱落、粉化以及殿堂木构件变形、开裂等问题,运城市在保护本体的同时,完成壁画、建筑和可移动文物的数字化采集,并利用3D打印、数字壁画、AR识别等技术,让永乐宫壁画呈现出新的光彩,主动“走”到更多人面前,也让更多文物“活”起来。四是打造多样化群众性活动。开展“文物知识竞赛活动”,提高公众参与文物保护的积极性,近3万人次参与此次活动。开展“让文物说话 讲河东故事”中小学生征文大赛活动,让学生走进传统文化,了解历史文物中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国宝第一市 天下好运城”系列公众考古活动,宣传考古成果,普及考古知识。真正让文物活起来,让广大群众感知运城厚重悠久的历史文化,提高全民文物保护和文化遗产传承意识。五是持续做好“文物专家咨询室”的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针对文物保护方面的问题和知识免费为公众答疑解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此次山西运城调研之行,带给我们诸多启示与思考。
要探寻文明源流,坚定文化自信。文物不言,自有春秋。我们要知所从来、思所将往,方明所去。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这是流淌在每一个中国人血脉里的文化自信、文化认同。文物保护利用让这份自信凿凿有据,让这份认同持续深化。中华文化扎实之根脉、醇厚之积淀,滋养着中华民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新创造、新发展,给我们的文化自信打下了最深厚的历史根基。只有在“抽丝剥茧、深挖细掘”中探寻中华文脉,在“取长补短,互鉴融通”中增进文化共识,在“正本清源,推陈出新”中点亮文化创新,才能推动华夏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为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
要加强文物保护,赓续历史文脉。文者,贯道之器也。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保护好文物和文化遗产,就是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而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因此必须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要求,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文物和文化遗产,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以“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心怀敬畏、精心守护,切实增强珍爱之心、尊崇之心、责任之心,让文物和文化遗产焕发光彩、永续发展。
要推动文化传承,建设中华文明。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支撑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既要深入挖掘文化和历史遗存背后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更要揭示蕴含着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和文化自信,准确把握文化传承发展的内在规律,始终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精神支撑。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世界文化不断融合趋同,唯有守住民族根魂、代际传承下去,才能避免中华文化在趋同中消失或断代。要更好传承历史文化遗产,不仅要传承遗产本身,也要传承其中蕴含的中国智慧与中国精神,挖掘历史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将它们背后的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更好呈现出来,拓展人们感知历史文化的渠道和深度,才能令文明薪火生生不息,使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起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作用。
要坚持守正创新,弘扬经典文化。中华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对待传统文化“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只有与当代精神相结合,传统经典文化才能焕发鲜活的生命力,只有把握好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才能让中华优秀传统经典文化绵延赓续。“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把中华传统优秀经典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传承,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当代中国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同现实文化相融通,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执笔人:秦洁 祁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