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理论 >> 正文

构建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

发稿时间:2024-10-18 16:06:00 作者:丁工 来源: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8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非洲50国学者,鼓励他们继续为构建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提供智力支持。习近平主席在复信中指出,一个追求和平发展、矢志改革开放的中国不断发展壮大,必将进一步增强世界和平与国际正义的力量,为世界现代化进程特别是“全球南方”发展振兴注入源源不竭的动力。非洲国家是中国的好兄弟、好朋友、好伙伴,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幻、各自国内有何变化,中非始终互视对方为国际政治舞台上可以借助的重要力量。特别是自2012年以来,在习近平主席和非洲国家领导人的指引下,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典范和表率。习近平总书记复信,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把对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和境界。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要想跑出加速度,需要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引领,以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为基本支撑、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实践平台。

  构建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需要以推动新型国际关系为基本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在复信中指出:“中国和非洲从来都是命运共同体。面对变乱交织的世界形势,中国和非洲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要加强团结合作。”团结合作是中国和非洲国家进行国际交往的目标取向,也是构建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基础和要求。作为最大现实行为体的国家仍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单元,国际关系主要表现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国家之间要想做到团结合作,前提条件就是要建立起以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为核心要义的新型国际关系。这就意味着,面对变乱交织的世界形势,中非加强团结合作、构建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自然需要以推动新型国际关系为基本支撑。新型国际关系强调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是主权原则、价值原则和利益原则的有机结合,是对基于实力均衡原则的权力政治和以社会制度划线的意识形态政治的突破和超越。

  在复信中,习近平总书记表示,“期待你们在‘中非达累斯萨拉姆共识’基础上,加大对‘全球南方’国家发展道路、中非和南南合作的研究探索”。构建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相互尊重是先决条件,主张要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反对强加于人,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强不执弱、富不侮贫”,世界各国没有高低贵贱、强弱优劣的差别,只有背景特色、道路方式的不同,这是规范和处理国与国彼此关系最重要的前提。公平正义是行为准则,主张以对话解争端、以协商化分歧,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你输我赢的零和游戏,不挑战别国的既成地位、不损害他方的现有利益,更不能把自己的意志或利益凌驾于他国之上。合作共赢是基本要求,认为世界各国的交往应当是相互成就的正循环,而不是你输我赢的淘汰赛,应当避免零和游戏,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兼顾对方利益诉求,寻求通过各方努力找到最佳的合作切入点和最大的利益契合点。中国和非洲国家具有不同历史文化传统和发展阶段,中非要实现构建高水平命运共同体的目标,首要前提就是要尊重非洲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政治制度和社会道路,尊重非洲各国政府彼此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实施规范就是不搞“一言堂”、不唱“独角戏”,充分践行公平正义的行为准则,终极要求就是建立以合作为主旋律、以共赢为总目标的良性互动关系。

  中非在反对帝国主义和新老殖民主义的共同斗争中曾相互支持、彼此援助,在反对各种“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和反对将恐怖主义、极端思想同特定民族宗教挂钩的问题上都曾践行新型国际关系。因此,中非在民族解放斗争、经济全球化浪潮、国际风云变幻中对新型国际关系核心理念和主旨精神的认同,对于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具有先天优势和良好条件。未来构建更高水平的中非命运共同体必然要以推动新型国际关系为基本支撑,以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为导向,以守望相助、平等互利、包容互鉴为准则,进而实现中非关系迈上新的更高台阶的目标。

  构建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需要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实践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指出:“新一届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即将召开,中非双方领导人再次齐聚一堂,共商中非合作大计,将开辟中非关系更加壮丽的前景。”中非合作论坛既是中国同非洲国家开展集体对话的组织载体,也是探索和推进南南务实合作的实体机制,不仅能够保障非洲国家的发展利益和政策空间,而且还进一步发扬光大了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历史上形成的友好关系和优良传统。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更是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中非合作论坛朝向宽领域、多层次、立体化发展的视野和路径。非洲国家是我国的传统友好伙伴,也是“一带一路”倡议最积极的参与者和主要合作方之一。自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非洲国家立即行动、迅速跟进,积极探索、主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同非洲国家战略对接的方式和路径,希望通过借力“一带一路”合作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目标。截至目前,中国和非洲国家共建“一带一路”结出累累硕果,多个非洲国家领导人和非盟负责人曾参与中国主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有52个非洲国家和非盟同中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在“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中非双方加强战略协调和行动对接,在经贸投资、教育、农业、医保、人文、金融服务和生物医药等各领域交流持续深入,为双方合作和发展提供广阔机遇,推动中非战略伙伴关系的持续深化和不断升华。事实证明,中国和非洲国家依托“一带一路”载体进行深度合作,不仅有助于促进双方共同发展、惠及彼此民众,更有利于非洲国家加快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推动大规模、大力度的产业链、价值链重构,扭转长期依赖自然资源、矿产等原材料出口的产业结构和经济模式。不难看出,“一带一路”倡议能与非洲国家经济发展振兴战略达到高度的契合,就在于中非厘清和锁定了双方互有优势、互有需求、互为机遇的地方,就在于可以让非洲国家更好地搭上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未来中国和非洲国家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不是中国利用资金、技术和产能优势单向度换取外部资源和市场,而是要积极承担起非洲国家经济技术引进的可靠角色,依托相关项目为当地培养更多业务素质优秀、专业技能出众的人才,分享本国企业在引进、消化、吸收、升级改造到自主研发中积累的有益经验,助推非洲国家工贸企业的生产技术、管理能力和经营水平实现加速跃进,最终帮助非洲国家在立足能源产业的基础上孵化和培育新型业态。可见,中国和非洲国家依托“一带一路”平台进行深度合作,不仅有助于提高非洲国家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也是合力推动构建命运共同体的运作载体和有效抓手。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责任编辑:梁文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