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理论 >> 正文

学者(智库)解读二十大报告要点(6)

发稿时间:2022-10-29 09:20:00 作者:王全 来源: 东中西部区域发展研究院

  引言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0月16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二十大作报告。报告全面回顾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并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进行宏观展望,重点部署未来五年的主要目标任务。报告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会报告提出了更加全面的要求。

  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全体人员、学术委员、研究员、国家智库学者专家第一时间收看了党的二十大开幕会,并解读报告。

王全

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秘书长、乡村振兴与卫生健康领域学者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思考

  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

  过去十年间,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由2011年的73.5岁提高到2021年的78.2岁,孕产妇死亡率从26.1/10万下降到16.1/10万,婴儿死亡率从12.1‰下降到5.0‰。中国人民的健康水平得到极大的提升,表明党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方面取得重大成就。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充分肯定健康中国建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国人口发展面临一些深刻变化:总人口增速明显放缓,生育水平持续走低,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

  妇女儿童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石,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尺,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妇幼健康事业肩负着保护妇女和提高未来劳动力素质的双重使命,是立足现在面向未来的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根据我国人口发展变化形势,作出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重大决策,先后实施“单独二孩”政策 、普遍二孩政策、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加快构建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切实解决群众后顾之忧,释放生育潜能。但是,人口出生率快速下降的趋势没有得到扭转,需要进一步完善生育支持,减轻养育、教育成本,提升生育意愿。

  2021年底,我国60岁以上人口达到2.67亿,占比达到18.9%,预计2035年左右,将突破4亿,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推动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

  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最高层级的国家战略,使之成为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之一,是党中央科学研判我国人口老龄化新态势、深刻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需要充分调动政府、市场、社会、家庭和包括老年人在内各方面力量的积极性,发挥有为政府兜底线作用,推动养老产业和养老事业协同发展,培育老龄消费市场,形成积极应对、全民行动的新态势,满足老年人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着力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织密育幼养老服务网,实现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让孩子健康成长、老人安享晚年,服务好“一老一小”,提升生育意愿,促进健康老龄化,既有利于改善民生福祉,也有利于培育和发展经济新动能。

责任编辑:张哲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