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用安全绿色便捷重树校园贷形象

中青网评

发稿时间:2017-06-22 09:06: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杨朝清

(资料图)

  日前,银监会等三部委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为野蛮生长的校园贷戴上了紧箍咒。毋庸置疑,叫停校园贷在现阶段是十分必要且有益的措施。

  在消费社会,部分在校大学生也有超前消费的利益诉求,而一些网贷机构在大学生身上找到了生存空间。罔顾大学生的还贷能力,低门槛发放贷款,一些校园贷的欲望号街车“上车容易下车难”。借钱轻松、便捷,还贷却陷入了利滚利的深渊里难以自拔,让人无法脱身。

  游走在道德、人性与法律边缘地带的校园贷,早已上演了“变形记”。表面上掉下来的是“馅饼”与及时雨,实际上却是陷阱与梦魇。一些女大学生成为裸贷“围猎”的对象,承受着身体与精神的双重痛苦。为了还贷,一些大学生及其家人倾其所有,四处借债,甚至有不堪忍受的大学生通过自杀来告别这个世界。

  校园贷泛滥,除了政策上的疏漏,人的主观意识不容忽视。事物的异化,多是人的思想先出现了异化。校园贷从衍生到泛滥的过程中,除了钻政策漏洞、利益熏心的放贷者,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消费观念也是致其加速变异的核心因素。在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冲击下,一些在校大学生欲望的闸口一旦打开,就会难以关闭。那些将借贷来的钱用于购买苹果手机、化妆品等高档消费品,试图通过符号性消费来获取尊重、信任和社会认同的做法,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追求的迷失与错乱。加之自制力不强,不知不觉陷入拆东墙补西墙的泥潭。校园贷的泛滥,不仅使学生受害,也冲击、扭曲了社会价值观。校园贷的未来必是一条加强学生价值观教育与规范自身的并行之路。

  新事物诞生,未必是坏的,就好比校园贷,说到底只是一种工具。工具如何用?用得好或坏,其使用者——大学生才有最终决定权。只有广泛的大学生能够树立起正确的消费观念,克制自己的消费欲望,深刻理解校园贷“及时雨”的本质内涵,对其进行合理的利用,才能从根本上遏制校园贷的野蛮生长,将其引上规范有序运营的畅通之路。

  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校园贷并不是因噎废食,而是为了更好地规范校园贷,更好地重新开车出发。《通知》规定,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开发高校助学、培训、消费、创业等金融产品。而此次暂停的仅是网贷机构的校园贷业务。银行尽管也追求回报与利润,却有着完善的风险评估与风险防范机制。这不仅需要考察申请者的经济来源、收入状况、还贷能力,也要核实其贷款用途和资金流向,构建安全的校园贷体系。堵塞非法校园贷的“灰色渠道”,也要畅通合法校园贷的制度化、规范化路径,张弛有度、疏堵结合,从源头进行自我净化,构建绿色的校园贷体系。校园贷最终是方便大学生借款、创业的利器,方便快捷是极大的需求,在互联网时代,必须在安全得以保障的前提下,构建便捷的校园贷体系。只有经历了涅槃,校园贷才能赢得重生。

  自弹自唱的校园贷,必须及时戴上“紧箍咒”。对于那些缺乏成熟消费观、风险防范意识又缺乏收入来源的在校大学生来说,校园贷已经弊大于利了。暂时叫停在本质上就是为了规范、净化校园贷,培育良性的生存土壤与市场环境,用明道替代暗渠,才能树立安全绿色便捷的校园贷形象。(中国青年网特约评论员 杨朝清)

责任编辑:杨丽
返回首页>>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