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网评
(资料图)
一本《新华字典》伴随着几代人的启蒙教育,吸附着深厚的时代烙印和文化韵味,让人爱不释手。并创下“最受欢迎的字典”和“最畅销的书”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
然而同样是一本《新华字典》,在加入互联网元素包装成APP后,虽说查阅更为方便,却引发网络吐槽声此起彼伏,质疑其收费不厚道。
起因是6月12日《新华字典》官方APP发布。在免费查询2个字后,APP便弹出提示要求购买完整版,购买费用为40元,并称购买后可以享有纸版《新华字典》第11版的完整准确内容、李瑞英汉字发音播读、汉字的规范笔顺动画演示、纸书完整阅读体验、离线包下载支持等功能。
作为APP工具类软件,网络版《新华字典》也背离不了一般APP工具类软件的基本属性,即开放性免费体验。可是《新华字典》APP在象征性免费查询2个字后,便要求客户充值,而且起步价40元,相当于纸版的双倍,这让许多客户不能接受。不可否认,开发一款APP产品需要研发投入,但在客户体验满意、产生黏性之后再进行收费的增值服务似乎是更为长远的办法,而不是体验初始就迫不及待地掏客户的钱包。
况且《新华字典》APP还是一款纯公共品,在全民教育中承担着公益义务。虽然公共品的生产和流通也有成本,但在涉及到民族文化根基的汉字的学习与普及上,或可大胆变通,通过政府财政承担,一次性补偿给开发企业,也可根据用户下载使用情况分期精准补偿。商务印书馆完全可以据此设立专门的网络运营中心,不仅担负公共品的维护事宜,还应通过免费增加客户亲和力,以吸聚大量的客户。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度增值开发,拉长产业链,既可弥补免费的空间,还可以提高附加值。
互联网思维本质上是一种感性主导的思维模式,互联网时代的盈利模式,其基本逻辑是用户导向,即先满足用户体验需求。但《新华字典》APP的商业模式只是沿袭传统商业模式,更像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那一套,付费模式显得陈旧。新华字典开发APP原本是“互联网+”的有益尝试,开发者应秉承互联网时代的用户理念,即先为用户创造价值,再来为自己创造利润,这种理念,恰恰是传统商业理念的反向思维。如今,互联网已经对传统经济学进行了重新构建,《新华字典》APP富含互联网特质,这是巨大的进步,前脚已经踏入了21世纪,不能后脚还停留在传统的商业时代。
免费的才是最昂贵的。推出《新华字典》APP,即便是一种商业冲动,也可从免费中获取收费效益。这样的辩证法不难理解。初始的免费体验可聚集庞大的客户群,有了客户忠诚度,客户对产品有了感情,在接下来的产品深度开发中,已经产生“信仰崇拜”的用户也会一路追随,为有效收费埋单。这其中,体现网络价值的梅特卡夫定律有着神奇的催化效应,即网络的有用性(价值)随着用户数量的平方数增加而增加。而对于《新华字典》APP来说,因免费而带来的用户数量的极大增加和用户粘性的逐步加强,都是一个边际收益递增的过程。因此,互联网产品开发者稍安毋躁,以免费放长线钓大鱼,当产品凝聚起庞大的忠诚的客户群,何愁不盈利?
互联网时代光靠权威也不足以赢得市场。应当说,《新华字典》APP是够权威的,由商务印书馆官方出版、中国社科院语言所修订,支持iOS、Android平台。APP完整收录《新华字典》第11版纸书内容,再现纸质版查字方式,数字版、纸版对照,两版可以一键切换。无论从开发者身份,抑或实际技术含量,《新华字典》APP是堪称工具书顶级产品。尽管APP刚刚上线,已有不少人下载,这得益于《新华字典》几十年来的权威性积攒起来的口碑,也源于用户对新鲜互联网产品表现出的好奇心理。但互联网时代无边界,东方不亮西方亮,用户完全可以用迂回的方式在网络上寻找到自己对《新华字典》心仪的功能,比如通过搜索引擎照样不花钱能查询。在互联网凌厉的攻势下,一切权威都会矮下身段。权威要想赢得市场,还得尊崇互联网商业规律。《新华字典》APP完全可以凭借权威和专业技术,走免费流量和广告的模式,或者提供更多有创意的附加值来吸引用户付费。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在中央文件中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也体现在协调政府责任与社会服务的关系上。无论是商务印书馆还是有关版权机构,都有责任大力推广使用《新华字典》APP,站在民众的角度,为群众谋福利。政府对于《新华字典》APP类的纯公共品,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采取政府补偿的方式,支持文化的普及发展。
商务印书馆和有关版权机构应牢记自己的社会责任,胸怀要开阔些,眼光要放远些,不要忘记《新华字典》对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功能。在公共品的旗帜下,《新华字典》APP应有公共意识、公共担当,因此免费当是光明的前途。(中国青年网特约评论员 蔡恩泽)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