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网评
(资料图)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高招乱象,从来就是逐利与制度之间的博弈。
进入3月,全国各高校陆续发布自主招生简章。在刊发论文的“大军”里,近期突然出现了一批“新兵”——高三考生。记者发现,90所自招试点高校已发布的招生章程里,有近半的大学将“在刊物上发表文章或论文”列为自主招生报名资格条件之一。或因如此,论文买卖市场“盯上”了自主招生人群,有高中生不惜花上千元买省级刊物版面,甚至还雇人代笔。这块自主招生的“敲门砖”,沦为奇特的论文买卖产业链上肥美的一环。
假论文的生意做到高中生头上去了,这恐怕不能轻佻调侃一句“傻子太多骗子不够”。
这些年,与论文有关的丑闻,已经快要审丑疲劳了。尤其四大国际出版集团撤稿中国作者百余篇论文一事,既是学术声誉的折损,亦是灰黑产业的投影。去年,央视播出《揭秘论文造假黑色产业链》专题,曝光了位于广东省中山市的广州名匠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参与论文造假与买卖。支付宝、订单交易、在线客服……电商化经营,产业化服务。论文作假的链条之上,是失范与交易的触目惊心。而早在2010年,当时的武汉大学副教授沈阳曾披露,他的团队进行的专题研究结果表明,包括非法期刊在内,我国买卖论文已经形成产业,2009年,非法营业额达到10亿元人民币。这么多年过去,论文买卖在互联网的加持下,早就是个盆满钵满的行当。
市场问题,说到底是个法治问题。
道德谴责是最顺嘴的,实际上也是最大而无当的。做论文买卖的,大抵算是文化人,无论是收款的卖方、抑或是打款的买方,谁不知道这是作奸犯科的违规或犯罪呢?给懂法的嫌疑人普法,到底是谁在揣着明白装糊涂呢?高中生都能靠代写论文“加砖添瓦”地飞黄腾达,这起码说明四重失守:一是自招高校的“论文偏好”出了制度漏洞;二是考生的“诚信水准”对招生制度缺乏敬畏;三是市场监管部门放任了这种灰黑交易;四是部分学术报刊成为待价而沽的生意资源。恰恰是这种连环失守,才让“买论文”的成了刚需,才让“卖论文”的游刃有余。这四大环节,但凡有个“守门员”能清醒着、且保持基本战斗力,又怎会让假论文的球天女散花般踢破职责的大网呢?
先说高校。自招的本意,在于不拘一格选人才。但问题是,很多时候,自招在择人的杠杆上,又弄成了另一种“千校一面”。比如媒体分析发现,2017年自招的“论文门槛”与往年基本持平,小部分院校甚至有升高之势。截止到22日中午12时,67所已出台自主招生方案的高校,约半数将“发表论文或文章”列为标配条件。自招的创意,果真“贫乏”到这个地步去?青春少艾的高中生,就算天赋异禀、纵使能力超群,果真都到了能科学系统地形成专业论文的地步?再说,既然列出条件,就当严于审核。如果条件甄别程序能火眼金睛、假论文一概现出原形,长期以往,家长和考生又怎会花钱搬石头砸自己脚面?今年初,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为高校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不少地方因地制宜,在论文层面及时“松绑”。于此背景之下,衡量高中生综合素质的自招制度,却生生又抬出论文这个大门槛,这岂非逆势而为?
考生、版面、文化机构参与其中,还是监管“心太软”、“手不硬”。对于考生来说,购买假论文是什么行为,自然心知肚明,如果发现一次则“终身禁考”,且论文审核机制严苛精准,谁敢拿自己的前程开玩笑?对于版面和文化机构来说,顺藤摸瓜起来太过容易。这种正大光明的“潜规则”,只要动动手指,一挖一个准。问题是,这事儿谁来牵头、谁来过问?今天,商品领域的打假,已经成为全民共识;而学术领域的打假,恐怕更该成为高招改革、乃至教育深改的当务之急。
花点银子,买个论文;敲敲大门,找个捷径。如果这样的把戏能迂回得逞,高考公平和代际关系可能终将“心有千千结”。自招不能成为滋生“假”论文的沃土——唯有制度和法律,才能让孩子离“论文江湖”远些、再远些。(中国青年网特约评论员 邓海建)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