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天上广寒宫观照人间小康梦

中青网评

发稿时间:2016-01-07 07:22: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李晓伟

  “嫦娥”和“月兔”回到了“广寒宫”。最近,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正式批准了中国嫦娥三号着陆区4项月球地理实体命名,分别是“广寒宫”“紫微”“天市”和“太微”。这是让国人倍感自豪和振奋的消息,是中国航天事业送给国人的新年礼物。

  中国人对月亮有一种独特的情感,我们对月亮的惊叹和深情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古人把多少思念寄托在明月上;“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明月又勾起了古人多少感怀。中华民族向往月亮,可是由于技术上的原因,我们对月亮的向往只能寄于遐想,寄于“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的美好诗句。

  现今,“月兔”将“广寒宫”“紫微”“天市”和“太微”这些古色古香的中国元素写上了月球,圆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月亮情结,同时也为民族复兴标记了新的注脚。月球地理实体命名是月球科学与应用的重要成果,它体现着一国月球探测乃至太空探测的综合能力和国际影响力。可以说,没有雄厚的综合国力,没有尖端的航天技术,根本不会有如今的月球地理实体命名。中华民族正一步步迈向复兴,而这次中国元素写上了月球,正是民族复兴的一个新符号、新象征。

  探月是向月亮情结和探索精神的致敬,同时也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月球上的矿产和能源、微重力和高真空环境乃至高位置都是人类未来重要的资源,尽管其开发利用至今遥遥无期,但这一天必将到来。探月和民生并不相悖,但有人却将探月工程与民生对立起来,抱怨与其将这么多的资金投入到眼下看不见摸不到好处的探月工程,不如拿来发救济。这无疑是那种爱因斯坦所鄙夷的“猪栏的理想”。当哥伦布启程远航时,没人预料到未来他会发现新大陆;当我们傲慢地拒绝马戛尔尼送上的蒸汽机时,我们也没料到未来我们会一败涂地。第一轮月球探测我们没有赶上,当下的探测热潮中国决不能落后。

  眼下的“广寒宫”还是一片荒凉,但我们已经迈出了第一步。民族复兴的未来,地球上的我们实现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建成了全面小康社会,而月亮上的“广寒宫”有可能已成为天上宫阙,古人“琼楼玉宇”的遐想成为现实。天上广寒宫观照人间小康梦,就像当年我们不敢想象一天我们能够登上月球一般,看似遥不可及,却并不虚幻。我们要相信,只要坚持,梦想总是可以实现的。

  这个时代是开拓创新的时代。青年应该欢呼,应该投身时代洪流。嫦娥三号探测器研制团队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可他们平均年龄刚超30岁;探月工程的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先生开始天体研究时才22岁。青年可堪大任,青年也当担大任。天上的“广寒宫”与人间的全面小康梦交相辉映,他们都是青年努力的方向,都是青年大有可为的沃土。

  (中国青年网评论员 李晓伟)

责任编辑:杨丽
返回首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