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网评
近日,媒体一则“浙江玉环老人倒地遭车祸”的消息引发社会关注。消息称,老人倒地过程中除一位老妇人外,23名路人无人相扶。4日,当地警方调查后认定,该男子是因醉酒后摔倒,同村大妈看到后已去喊男子家人,其间不幸遭车祸身亡。村民称该男子经常酗酒醉倒。(新京报2月5日)
这则新闻,多数人第一反应是愤怒,如此情绪可以理解。因为,习以为常的冷漠酿成了悲剧,本可以避免,这是人祸,怎能让人不痛心。可是,大众在谴责行人的冷漠之余,却鲜有人会关心冷漠的原因。新京报记者调查,老人无人扶是因为该老人是当地出了名的酒鬼,平时喝完酒常耍酒疯,耍无赖。
无意给冷漠开脱责任,但媒体和舆论一味地泛道德化的批判,不仅遮蔽了事件深层次的原因,反而显得舆论批判的不切实际的伪善,这比悲剧本身更可怕。泛道德话的批判,往往就是对眼前所看到的现象进行归因和批判。乍一看,事实清楚,说法正当,理由充分。但问题就在于,对于事件的不了解,只是停留在真理简单的重复,没有与具体事件发生联系。正如“键盘侠”一样,有的人习惯在网络上大放厥词,但是现实中未必真的做得到。实质上,“键盘侠”与鲁迅笔下的看客并无二致。
富有正义感的表达,通常不喜欢细节的描述,关键细节就被遮蔽。2009年11月14日,武汉大学注明教授张元在病危中遭解职的求助信在网上疯传,网友一致地指责该大学“卸磨杀驴”。可关键细节在于,张教授只是武汉大学的兼职聘用人员,并不享受校内职工的医疗福利。学校已经为他垫付了70万元的医疗费用,不至于到了薄情寡义的地步。媒体和舆论泛道德化的批判,将类似事件的责任简单地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将真相简单地转化为震耳欲聋的道德批判,却忽略事件背后的基本事实。
更为可怕的是,泛道德的评价极容易催生出暴力和伪善。比如,在陈光标在捐款的同时,就总会有网友质疑捐款的动机,网络上也会掀起骂声一片。看似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实则误杀了一片,让原本自愿的捐款的富人,唯恐引火烧身而不敢“出头”,到头来损失的还是社会。感到悲哀的是,动辄泛道德化的评价,只是情绪的发泄,异化为网络暴力,不仅无关正义,实际上在伤害社会道德。
泛道德的评价容易将问题简单化,比任何理性分析简单多了。此时,我们一时无法改变网民的舆论生态。但作为媒体,还是别以煽动社会情绪作为生存方式比如,在报道城市管理冲突中,媒体不应该将“城管强小贩弱”作为报道模板,以此赚取眼球。或许,我们也没必要过于悲观,在药家鑫事件中,有的媒体就走出报道的窠臼,就有从“农村人难缠”角度试着探讨城乡二元结构和社会公平的话题,理性的声音显得尤为珍贵。
当然,网络媒体时代,媒体也不能过于浮躁,更不能过度迎合受众的需求。毕竟,赤裸裸地展现丑恶而赢得掌声,就是一种媒体堕落。泛道德的评价成为媒体的常态,只能让人们丧失对社会的信心,这比“碾压老人“这一意外更可怕。不能把社会堕落当成媒体的全部,不妨直击人性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具体的生活情境,保持理性的态度分析,去寻找社会共识,这才是破解泛道德的唯一路径。这一点,我们或许没有捷径可走。(中国青年网特约评论员 章正)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