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网评
最近有则关于高校的新闻,令人瞠目。据新华网报道,湖南大学决定撤销同意2013级17名外校硕士研究生转入该校的决定。此前,湖大被曝去年接收17名外校研究生转入就读。该校称,尽管学校遵守了相关转学程序,但是在审核过程中确实存在把关不严等问题。
无从得知那些发生在去年的“不为人知”,是如何进入舆论视野的,但这并不妨碍它猝不及防地出现,所掀起的舆论汹涌。
从新闻的甫一曝光,就注定它不是一次简单的转学风波,而是一次让人瞠目结舌的高校事故。有媒体这样言简意赅地提拎出新闻的概况--根据“中国校友会网”的最新排名榜,湖南大学排在第34位,这17名研究生来自的六所高校排名都在百名以外。其中排在最后的是第309名的吉首大学,占据了17个名额的5席。无需赘言,充斥着想象的数字,向“湖南最好大学之一的湖南大学”抽刀,向“蓬勃发展”的中国高等教育拔刀。
处于舆论风暴口的湖南大学,很快发出了声音。在湖南大学官方的事件逻辑是这样的:收到申请--初步审查--研究决定--投票表决,官方甚至还不忘补充这样的一个细节,领导为了提高研究生的“进口”质量,还在投票表决顺利通过后,郑重声明--我们学校以后不再接受非985高校硕士研究生的转学转入申请。到此为止,校方给出的结论是--转学程序都合规,不存在问题。
而不过是一天的时间,有了来自湖南大学官方的最新说法,大意是撤销17名外校硕士研究生转入该校的决定,说法不长,但在遣词造句上显然是费了一番功夫,比如“尽管我校遵守了相关程序”,比如“把关不严”,言下之意大概是,这事在程序上是没问题的,只是我们一不小心没把好关,出了点小纰漏。
回头再来审视这件事情,当舆论瞠目结舌于研究生的“曲线救国”之路时,当校方言之凿凿自己的“程序合规”时,当校方雷厉风行地祭出重拳时,我们不妨先做一番这样的假设:如果转入的不是那些籍籍无名的高校,而是同样的名校,舆论还会这样热议吗?我们会否认为从非名校转至名校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呢?湖南大学的快速回应是值得点赞的,但是所谓的“把关不严”真的是事件的全部真相吗?而撤销了包括校长在内的招生领导小组此前的决定,就是对事件最好的救赎吗?
从整个事件来看,问题的症结不在于是不是从名校转来,也不在于转学人数突然的飙升,真正值得追问的是,这些符合程序的转学,是否恪守了教育伦理中的底线,是否体现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从教育部的转学规定来看,显然其初衷是为了实现存在特殊情况或困难学生的权利救济,为了维护过程中的公平,也制定了相关的程序规定,但是回到舆论视野中的“把关不严”来看,包括“独生子女”、“油画过敏”、“饮食习惯”等理由竟然成为了疏通转学障碍的“特殊困难”。如果这都算“特殊困难”,我还有什么好悲哀。更令人所不解的是,即便是这样的“特殊困难”,竟然也顺利通过了初审,并最终递到了包括校长在内的学校招生领导小组面前,最后以绝大多数的同意,通过了表决。
教育部规定中对“特殊困难”的宽泛化表述,或许是造成了执行中的障碍,但是对于这样直接关切到教育资源分配以及社会公平与正义,岂能如此情绪化地“把关不严”呢?而为什么这样把关不严会发生在这些研究生身上呢?随后流泻出一份学生名单,似乎足以道出可能的真相,在这份差点成为湖南大学研究生的学生名单上,注明着学生的通联地址,而赫然在目的本地医院、教育厅、湖南大学幼儿园,如果不惮以最坏去推测这份资料,将撕裂着多少人的痛感呀。
象牙塔的梦想、教育公平的理想,曾经萦绕在多少国人的梦境中,但是,当高蹈虚华的宏大叙事因空洞而略显聒噪时,个体基于自身感受、命运与际遇来重构对当下的解读,或许能超脱“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标签界定,沉淀出最真实的存在感,哪怕有些泛滥的断裂让人迷离。
在言之凿凿之后的反转,即便不去理解为舆论紧逼下的自我掌掴,这依然不是理想的救赎之道,倒是让人不禁担心,齐活地撤销这17人的转学资格,是否存在被殃及的池鱼,这会不会是公平与正义的“二次伤害”?事件的救赎,显然不是一次撤销、甚至是问责所能实现的,需要的是祛除病态发生的现实土壤,这既需要制度层面上的重新建构,更需要体制上的格局重建。
(中国青年网特约评论员 高亚洲)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