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让法律成为网络环境保护者

刘建国

发稿时间:2014-12-01 10:00: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首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昨天圆满落下了帷幕。在这次宣传周的最后一天,以“法治”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压轴上演,足见其在网络安全这一当今社会重大课题中的重要性。早在宣传周的启动仪式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副组长刘云山就曾讲话指出,网络信息人人共享、网络安全人人有责,要不断增强全民网络安全意识,切实维护网络安全,着力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为建设网络强国提供有力保障。

  根据统计,当前我国的网民数量已经超过6亿,手机用户接近13亿,位居世界第一。网络的普及和应用,为公众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凸显出一些问题和症结,比如技术还不够过硬、信息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人才队伍还不够强大等等。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网络安全问题日益严重,给整个社会的安全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隐患。

  当前,在网络安全领域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病毒漏洞数量激增,给网络用户造成不良影响;网络攻击愈演愈烈,不利于社会有序环境的培育;网络犯罪日益猖獗,扰乱了公众的日常工作生活秩序……而对于这些现象,目前公众对网络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网络安全知识也比较匮乏,不利于防控网络风险。

  如此来看,网络环境需要法律规则的调整,需要法治思维和意识的培养,进而打造出安全的网络氛围。“国无法不立,网无法不兴”。网络与社会一样,需要每个人都恪守法律规定,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享受自己的权利,承担应有的责任和义务。唯有如此,才能形成人人遵守法律的氛围,使网络环境与社会环境一样,都能呈现出有序、规范、安全的运行模式。

  进一步而言,当前的互联网已经突破了国家主权的物理划分,让传统国家安全观面临改变。比如,受到全球广泛关注的“斯诺登事件”就提醒我们,当网络空间已成为继领土、领空、领海和太空之后的第五大空间,网络治理便成为国家安全治理的重要内容。从这个方面而言,网络安全遵循法治化治理路径,显得更为迫切和必须。

  事实上,与当前形色各异的网络不法行为相比,我国的网络立法和管理体系,还存在一定的短板和不足。具体而言,在立法层面上,法律规定不能及时跟进网络发展格局,可操作性不强,不能对网络漏洞起到较好的填补作用。同时,在管理层面上,缺乏全局性的安排部署,执法部门之间的权力交叉、职责不清等情形较多,不利于形成制度性的管理模式。

  应该说,要想建设文明、安全、有序的网络环境,需要公众的积极参与,更需要法治力量的牵引和推动。在很多人的意识中,网络世界只是一个技术丛林,而不是一个法治疆域。问题是,缺乏了法治规则因素,网络世界就会成为“丛林法则”的翻版。肯定的说,在未来的发展中,就需要将网络环境纳入法治化轨道,通过法治之手来调整网络秩序。只有这样,才能净化网络雾霾,荡涤网络中的污垢和杂质,让公众享受到安全、有序的网络服务。

  根本上而言,网络安全无小事,事关公众切身利益,并与社会和国家安全息息相关。走法治化之路,以法治共识推动网络有序运行,让法律成为网络环境的调节器,对于国家、社会和公众而言意义巨大。(中国青年网特约评论员 刘建国)

责任编辑:王秀丽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