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热点 >> 正文

节假日值班教师10秒内没接电话被批评,基层值班何必“没苦硬吃”

发稿时间:2025-04-29 09:04:00 作者:黄帅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日前,据《半月谈》报道,有基层干部反映,在一些单位,加班权益难以保障、值班调休难以落实,“没苦硬吃”式值班进一步加重基层负担,甚至存在“为值班而值班”的荒诞现象。对此,有基层宣传部门不解:“部门作为需要24小时值班的三级值班单位,工作处理都是在网上、手机上,守着电话机有什么必要呢?”

  报道中提及的现象,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其中有受访者提到,某学校一名教师在节假日值班期间未能在10秒内接起教育局检查人员打来的电话,就被点名批评。虽然基层值班出现的问题,未必都有“没在10秒内接电话就被通报”这么夸张,但值班制度出现泛化、僵化、应付化等异化问题,确实在一些地方一些单位存在。

  异化的基层值班制度,严重浪费着基层干部的精力。现实中,不少基层干部都承受着层层叠叠的压力。他们不仅要面对来自单位内部的考核,还要面对并妥善解决群众的各种诉求。因此,值班制度应该得到优化,以实际效率为先,而不应该以“没苦硬吃”的方式给基层干部进一步增加压力。

  空耗基层精力,不仅有损基层干部的身心健康与工作热情,也对基层治理有百害而无一利。在上述报道中,有村支书直言:“村干部的主要工作是服务联系群众,本应走到田间地头、村民家里,听取他们的声音和需求,而不是坐在办公室里等人来”。因此,避免基层干部值班制度被异化,也符合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有助于推动基层治理更加高效、科学。

  对此,需要以多重举措优化基层值班制度。从考核方式来说,需要结合具体、实际的情况。比如,有些基层单位不需要那么多人守在办公室里,就没必要让所有人都呆在工位上“磨洋工”,既可以鼓励干部走入田间地头,在实践调研中深入基层工作,也应当着力保障基层干部调休的权利,让他们可以获得应有的休息机会。毕竟,基层干部在必要的休整之后,才更可能有干事创业的激情。

  与此同时,有关部门有必要对基层干部多一些工作和生活上的关怀。比如,可以通过发放值班补助的方式,给予基层干部更多的物质保障。上级领导也应与基层干部多谈心,在交流中了解基层干部的真实想法,及时了解基层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化解难题。尤其是基层干部在工作与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应当被组织看见,并得到组织的关心与帮助。

  总而言之,绝不能再搞形式主义的值班、加班,更没必要“没苦硬吃”和“为值班而值班”。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基层干部的工作热情,保障基层工作效率,进而造福于民。

责任编辑:杨宇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