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热点 >> 正文

借助DeepSeek卖课,不能成为“割韭菜”的把戏

发稿时间:2025-02-07 09:57:00 作者:黄帅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据上游新闻等媒体报道,近段时间,DeepSeek爆火之后,在一些社交和网购平台上,教人怎么用人工智能赚钱的各种课程随之而来,其中不乏价格昂贵者,如某平台售卖的“DeepSeek+ollama+dify搭建本地知识库服务”售价100元起,“本地部署DeepSeek+LM Studio+Chatbox”的售价则为159元。

  遗憾的是,从用户体验来看,某些价格不菲的课程并不令人满意。有受访者表示,个人用户跟风在网上购买本地部署教程,没有多大实际意义。也有从事手机应用开发的专业人士表示,一些商家主要是利用DeepSeek的噱头博取流量,从而牟取利益,其兜售的课程本身可能和DeepSeek关系并不密切。在网上,甚至出现了一篇题为《普通人如何利用DeepSeek日进斗金?》的文章,明晃晃地告诉读者:有心人可以利用DeepSeek做AI培训,收割“AI焦虑税”。

  近段时间,很多人都已经真切感受到DeepSeek的超强能力,也对这一国产AI工具的潜在功能与价值抱有很高的期待。但是,正如之前市场上热炒ChatGPT、元宇宙等技术概念时一样,难免有心术不正的商家利用人们的急切心理出售一些价值不高的“课程”,看起来是在普及知识,其实是在利用新兴科技概念的噱头赚快钱。一些不明真相的人,难免被“教你用DeepSeek一夜暴富”之类的宣传语冲昏头脑,误入商家的营销圈套,成为任其收割的“韭菜”。

  要想减少此类“割韭菜”的付费课程乱象,消费者、平台与监管部门三方面都需以行动做出应对。

  首先,在舆论的狂欢之中,消费者应该对新兴技术多一些客观层面的了解,保持理性、冷静的心态。现实中,有些人都没有与DeepSeek深入对话过,就盲目相信卖课商家的一面之词。人们有必要清晰地认识到:AI大模型确实是工作与生活里的好帮手,但不是万能的,与其相信一些人宣称的可以借助DeepSeek“无脑赚钱”的话术,不如多去了解一下AI的常识。DeepSeek之所以能横空出世,引发舆论关注与市场认可,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其低成本与高性能的特质。如果真的喜欢和认可DeepSeek,就应该多关注其技术路径,而不是被一些似是而非的说法唬住。

  再者,电商平台也应严格审核商家售卖的课程内容。比如,有些卖课商家打着“让人轻松实现财富自由”的旗号,恐怕涉嫌虚假宣传。还有一些商家使用“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策略,不断更换“马甲”,消费者即便对课程不满也难以维权,甚至找不到商家。对于这类情况,平台应该保证投诉渠道的畅通,或协助消费者联系商家,或协助退款,绝不能任由商家欺骗消费者。

  从监管部门的角度来看,要处置用DeepSeek概念“割韭菜”的乱象,治本之策就是要加强对“知识付费”行业的监管。根据我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广告法等法规的要求,课程质量与宣传不符,广告用语过度夸张等做法,都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在“知识付费”这一新兴商业领域,市场监管部门应该按照法律要求,严格追究违法者的责任,尽力优化市场环境,让那些踏踏实实帮助消费者提升知识素养的商家获得收益,并让那些妄想“割韭菜”、坑害消费者的商家无所遁形。

责任编辑:朱浩天 见习编辑:杨宇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