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热点 >> 正文

增强党内法规执行力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

发稿时间:2024-10-09 09:26:00 作者:万星辰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形式主义是违反党的性质宗旨、背离党优良传统的毒瘤,是阻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顽疾。在基层治理过程中,形式主义加重干部负担,割裂干群关系,败坏社会风气。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就健全防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制度机制作出部署,提出“持续精简规范会议文件和各类创建示范、评比达标、节庆展会论坛活动,严格控制面向基层的督查、检查、考核总量,提高调研质量,下大气力解决过频过繁问题”。

  治理形式主义,制度规范是依据,制度学习是前提,制度落实是抓手。不断完善以党章为核心的党内法规制度规范体系,加强组织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学好相关党内法规具体内容,将党内法规的规定与实际工作需要对标,才能切实增强党内法规执行力,确保整治形式主义取得实效。

  扎紧党内法规制度笼子,为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提供依据。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针对基层治理中所显现的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中共中央办公厅于2019年3月和2020年4月分别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通过具体规定将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今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这是党中央首次以党内法规形式制定出台为基层减负的制度规范,贯通了近年来各项整治工作的制度要求,表明党中央从根子上破除形式主义的决心。

  抓好党内法规制度学习,为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提供保证。党员干部在思想上重视、认识上深入,是整治和杜绝形式主义的前提。从基层治理实践看,各地整治形式主义的制度举措不胜枚举,形式主义问题却盘根错节、久治不愈。究其原因,是部分党员干部没有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对形式主义的认识只停留在某项工作不扎实、不到位的层面,认为形式主义只是作风层面的小事小节,存在以形式主义反形式主义的情况。党员干部对党内法规制度学习不透彻,就会导致整治形式主义工作不到位,就会在实践中偏离群众路线。因此,基层党组织应坚持问题导向,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使党员干部准确理解和把握《若干规定》设计的制度规范,对照切实精简文件、严格精简会议、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规范借调干部、规范政务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管理、规范明晰基层权责、规范创建示范和达标活动等7个方面要求开展工作。

  落实党内法规制度执行,为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提供抓手。“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在推进国家治理规范化过程中具有制度优势,增强党内法规执行力,是将党内法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内在要求。因此,在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实践中,应当严格执行以《若干规定》等党内法规制度,从源头着手、向治本深化,促进工作成果向解决关键问题持续转化。各级党员干部应当始终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思考问题,时刻将《若干规定》作为开展工作时的行为准则,向形式主义坚决说“不”。在执行过程中,明确基层治理权责划分,优化基层干部考核制度,有利于推进基层党组织科学精准施策,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整治形式主义绝非毕其功于一役之事,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只有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对制度规范的执行自觉,才能将依规治党的政治优势、党内法规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全面从严治党、破除形式主义的治理效能。在基层治理工作中,还要注意为党员干部规划出权责明晰、奖罚分明、敢为敢干的路线图,引导和激励广大基层干部开拓进取、真抓实干,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

  (作者系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万星辰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朱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