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热点 >> 正文

只有攀比和炫耀的同学会,不参加也罢

发稿时间:2024-02-22 13:18:00 作者:黄帅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幸福不是攀比出来的,成功也从来没有固定的定义。

  成年人的破防从同学聚会开始?近日,一些网友春节回乡参加同学聚会后,表达了自己的心理落差。有人表示,自己在北上广“996”,而留在家乡的同学人均两套房、两辆车,还有两个娃。一些从小镇考出来的“学霸”,也慨叹“学习好不是唯一出路”,似乎为自己多年的努力而感到“不值得”。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如今,某些同学聚会似乎变味了,不再是回味同窗情谊的机会,而成了炫富、吹牛、攀比的舞台。持有这类不良心态的人,在干扰其他人情绪的同时,也很容易受到干扰:对于混得不如自己的人,会有些看不起,而对那些过得风生水起的同学,又会“羡慕嫉妒恨”。

  笔者身边不只有一两个朋友说过,他们对参与过的同学聚会观感不佳,以后应该也不会再去了。这与某些同学聚会形式浮夸、内容无聊直接有关。有一些人,不论生活在家乡还是大城市,都会在同学会上极力刷存在感,显得非常活跃,其实就是为了证明自己所谓的“成功”。攀比和炫耀多了,真正的同学情谊反而少了。同学聚会上的种种乱象,确实“劝退”了不少人。

  幸福不是攀比出来的,成功也从来没有固定的定义。总是比来比去,显然背离了同学聚会的本意。

  大城市与小县城、乡镇之间的差异,一直是客观存在的,这不仅反映在各自不同的经济条件和发展程度上,也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随着城市化的进展,如今很难说在大城市和回老家哪个选项更好,只能说,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选择让自己舒服的生活方式,接受现实的同时,不断鼓励自己前行,才是最明智的态度。

  “大城市放不下肉身,小城市放不下灵魂”——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句话。在大城市里打拼,虽然面对更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却也接受了更多的人生机遇与挑战。留在老家的老同学,虽然放弃了更大的世界、更精彩的机会,但能够相对轻松地买房、生娃,得到了悠然自得的生活体验。选择一种生活方式,就意味着舍弃其他的生活方式,有舍才有得,不能只看自己生活的缺憾,而忽视了自己已经收获的东西。

  在个人生活观念的因素之外,我们也要看到,随着经济发展、民生进步,不少小县城、乡镇和农村的基础设施条件和居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在这一背景下,年轻人如果在大城市留不下来,回到老家或者选择一个定居相对容易的二三线城市,也未尝不可。

  毕竟,每个人的生活节奏不同,那些“兜了一大圈”又返回故乡的年轻人,也绝不是失败的。他们外出闯荡的经历,给予他们更开阔的视野,让他们得到了更多锻炼,拥有了更坚强的意志和丰富的见识,这对他们将来的成长也大有裨益。(黄帅)

责任编辑:梁文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