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热点 >> 正文

监督曝光消费市场乱象,不一定非得在3·15

发稿时间:2023-03-16 13:30:00 作者:杨鑫宇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又是一年3·15,打开新闻网站,一个个熟悉的商标品牌纷纷映入眼帘。不必多说,这些在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登上头条的商家,十有八九是被揪出了产品质量或服务诚信问题。对报道这些新闻的媒体而言,这一天也非同寻常。一年一度的3·15晚会,往往是最大的重头戏,不过,在晚会召开前,已经有吉野家、蓝蛙餐厅、威尔仕健身等一系列知名商家被曝出丑闻、站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这些涉嫌侵犯消费者权益的商家,有的因为蟑螂横行,收到市场管理部门的大额罚单;有的被暗访记者曝光使用过期食材,还擅自更换保质期标签;还有的为了推销会员卡,用欺骗性的“理财式话术”忽悠消费者投入巨量金钱。如此种种,既令那些直接被坑的消费者倍感愤怒,也让更多可能只是与之擦肩而过的消费者心有余悸。

  从新闻读者的反馈来看,这类监督、曝光消费市场乱象的新闻报道,往往能赢得广泛的支持与认同。如果记者亲自下了苦功夫,跑到商家后台暗访卧底,更会被视为行业榜样,收获众多网友的点赞。打开社交媒体,每到3·15前夕,都有不少网友带着某种别样的期待,等着看今年会轮到什么品牌“暴雷”。公众对相关新闻的关注,或许有看热闹的成分,但在更多程度上,还是为了给自己的消费选择“排雷”。

  对媒体而言,想从看似光鲜亮丽的商家背后挖出那些见不得人的勾当,当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仅要投入大量调查采访资源,可能还要记者以身涉险。但是,这些新闻具备较强的社会效益,大量付出也是值得的。毕竟,每有一家无良商家的“套路”被曝光,都能“拯救”不少消费者的钱包,乃至其人身安全。反过来说,每多放任这些“套路”存在一天,都可能导致更多消费者无辜受害。从这个角度上看,媒体监督、曝光消费市场乱象,大可不必局限于3·15前后这一个时间节点。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市场监管等政府职能部门。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这么说,并不是要批评那些习惯于在3·15前后发力的媒体和政府部门,也不是要否定3·15作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的特殊价值。追溯这个日子的历史,可以看到,在它诞生的1980年代,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远未得到充分重视,消费市场乱象横行,严重缺少相关约束。在这种情况下,每年选定一个日期,集中力量宣传消费者权益保护理念、曝光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无良商家,有助于提高社会各界对相关问题的重视。

  然而,在今天的中国,保护消费者权益、约束商家的法律法规已经相对完善,社会对无良商家的种种“套路”也日益敏感。在这种情况下,3·15承担的象征意义已经超过实际意义,相比于一年一度的“打假盛会”,普通消费者更重视的,其实是对消费市场的常态化监督。

  毕竟,一年只有一个3·15,但人们每天都要消费、都要和商家打交道。消费者的实际体验,并不会因为日历上显示的时间是3月还是其他月份而有所不同。这时,人们自然会期待商家随时随地都能得到有效监督。不论是来自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力量、有关部门的行政监督力量,还是网络博主、职业打假人等其他类型的监督力量,都不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拿出更多精力,以一种更加“均匀”的方式关注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进而实现更加理想的社会效果。

  说到底,监督消费市场,不必非得等到3·15。理想情况之下,每天都可以是3·15。(杨鑫宇)

责任编辑:张哲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