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热点 >> 正文

向女生杯中投异物被开除,“失德”大学生需对自身行为负责

发稿时间:2022-06-16 09:25:00 作者:白毅鹏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最近,经过当地警方的初步调查,上海外国语大学一女生饮料中被他人投放不明物一事有了最新进展。投放不明物体的学生尹某某向警方承认,女生咖啡杯中的异物为半片牛磺酸泡腾片。目前经医院检查,未发现该女生身体异常,相关调查工作在进一步开展中。对此,上海外国语大学方面表示,因尹某某行为情节严重,影响恶劣,校方于6月14日按程序给予尹某某开除学籍处分。同时,根据党规党纪,取消其预备党员资格。

  近日,除了这一事件,另外两起发生在大学校园内的学生违规违纪事件也引发了社会关注,相关当事人同样受到了学校的纪律处分:深圳大学一学生偷拍异性隐私,被学校取消学士学位资格;江南大学一学生在女生浴室偷拍,受到开除学籍处分。以上事例再度表明,对于无视学校规章制度、侵犯他人正当权益的失德学生,高校将始终保持零容忍的态度,并将依据警方给出的调查结论和学校现行的校规校纪,作出合理公正的惩治。

  大学校园中学生人数众多,类似的学生失德失范行为是极少数的个案。但是,校园偶发事件发生产生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事件发生后,一些学生可能会担心:自己的合法权益会不会受到侵犯?因此,高校对于此类偶发事件的处理是否公开、及时和妥当,不仅关系到学校能否维护好校园安全,也关系到学生的安全感能否得到充分保障。在上述事件中,有关高校全力协同公安机关开展调查取证,及时公开调查信息,并依据学校规定对涉事学生作出处理,能够快速驱散事件的疑云,消除学生内心的隐忧。

  大学生尽管身处校园中,但一言一行都受到法律和校规的共同约束。对大学生来说,从高中进入大学,不仅是换了一个生活和学习的环境,实际上也面临着多重身份的转变。年龄的增长意味着生活更加独立、心智更加成熟,在为人处事方面,大学生不能再“耍小孩子脾气”,而要三思后行、周全考虑,事事对自己和他人负责。从法律意义上讲,很多大学生都已经是成年人,也要为自己的决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如果在学生时代没有形成遵守规矩、敬畏法律的自觉,那么走入社会后恐怕也很难成为合格公民。

  学校不包庇、不纵容失德学生,进一步强调了学校纪律的严肃性,也能够树立反面教材,为更多学生的行为举止划清边界。对于违反校规和触犯法律的学生,学校除了要对学生作出合理惩戒,也要引以为戒,对在校学生进一步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和规则意识,把学生可能出现的不当想法和行为扼杀在萌芽之中。对于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以及学校自行制定的《本科生手册》《研究生手册》,学校不仅要将这些文件下发给学生,还要将学生容易放松要求、自我懈怠的地方讲清楚,及早给学生打上预防针,引导好他们的行为。

  立德树人是高校立身之本,品德教育是贯穿学校工作的主线,也是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前提。对学校来说,通过有效的手段,惩治不守规矩的学生,保护其他学生的合法权益,是学校治理能力的体现。而在日常教学管理中,也要强化德育内容,发现导致问题学生出现的深层次原因,并及时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将问题消弭于无形中,避免学生因习惯或心理问题的堆积,最终引发极端言行。

责任编辑:乔佳新 见习编辑:张哲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