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期间,“校园欺凌”这一社会问题也成为诸多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近日,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常委高小玫分别以民革中央和个人名义提交两份关于防范校园欺凌的提案。(3月7日《新京报》)
也就是说,目前在法律层面上,仍不能有效治理“校园欺凌”,这是现实的“短板”。而校园欺凌也是今年全国两会关注的热点教育问题,真正的关注点自然也就放在了“立法”上。今年民革中央提交的《关于完善校园欺凌防范和治理机制的提案》,“将防范校园欺凌的专项教育作为教学要求常规化,完善发现预警和干预处置机制……”这就需要建立关于校园欺凌的防范和治理长效机制,而根子还是得修改和完善相关法律,应该在现实中给予明确。
既然,“校园欺凌”立法已经摆在了本次两会的明面上,之前这一话题也经历过了社会层面上的讨论,并逐渐趋于成熟和理性。那今年的两会便是一个良好的契机,可以进一步关注“校园欺凌”的立法,也就是校园安全法,需要进行深度而接地气的研究,使其有一个“实质性”的推进,这也是公众对本次两会在“校园欺凌”方面的一个期待。
现在的法律情况是,《未成年人保护法》在保护未成年人的同时,也被一些未成年人钻了空子,成为他们强大的保护伞,一些未成年人有恃无恐的参与校园欺凌。这是目前阻碍“校园欺凌”治理的相关法律症结,也是未来校园安全法推进中最需要打破和修正的一个地方。
再加上校园暴力和欺凌事件频发已经成为一种较为广泛的社会现实,据最高检通报,2016年1月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共受理提请批准逮捕的校园涉嫌欺凌和暴力犯罪案件1881人;受理移送审查起诉3697人,这数据可谓牵动无数家长以及其背后社会大众的心。如此看,相关法律的漏洞反被利用和现实状况不容乐观的相关背景,更进一步凸显了校园安全法要进行实质性推进在现实中的“势在必行”。
还有,去年5月份,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各中小学校针对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这一专项治理有较大现实意义,其已经对治理“校园欺凌”进行了制度性的探索,也对“校园欺凌”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合理规范。为以后的相关法律的落实解除现实阻力,为“校园欺凌”的立法打好了铺垫,其所做的努力也将校园安全法立法的时机显现出来,那就是现在。
可见,“校园安全法”在今年两会上的实质性推进,是趋势所在,毕竟,现在已经基本完成了前期的积累和沉淀,可谓是占据了有利态势,那这样的推进便值得期待。
在去年两会上,前教育部长袁贵仁就说,要加强依法惩治,建立健全校规校纪,并通过修法、释法,让那些恶意造成重大伤害的欺凌者受到纪律、法规、法律的惩治,承担应当承担的后果。所以,希望当时的期盼能在今年变成摸得到的现实,这也是对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较好交代。(王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