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评论 > 文娱 >>  正文

桐庐偶遇过食节

发稿时间:2022-09-21 16:48: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作者:渠长根

  过食节,早听妻子讲过她的桐庐同事和凤川阿姨的介绍:节日里,家家户户亲朋群集,吃喝热闹。但就是不知道是guo shi是哪两个字、节日具体在哪一天。今天,在富春江三桥边的柴埠村,遇上了!

  本来晨起较早,五点多钟,凉台上俯瞰江面,循规蹈矩每日的景观。不同于昨日的雨浓风大,细雨濛濛、江色暗淡,更看不见了对面梅蓉村、濮家庄微云缥缈、轻浮烟霭的样子,忍不住慨叹:雾失天蓝雨含愁,不离不弃仍入秋;四时更替换四季,船行水去惟桥留。忽然,妻子从外面买菜回来,兴匆匆地说,快去快去,今天过食节,柴埠有庙会。放下无端的思绪,急冲冲下楼去。

  柴埠小区门前,左侧朝江走去的临街路面,已经被五颜六色、多姿多形的雨伞所笼罩,道路上则停满了各种各样的汽车、三轮车、摩托车等。走进去,但见小摊小贩或抬板或落地,间杂交错、左右分列,只留出中间一条毫无规则而又很窄的路面供通行。俨然是一个农贸市场或者交通路口晨夕之际的跳蚤市场,只是热闹的程度倍于平常此地的摆摊设点。

  卖生牛肉、卤肉、酒酿馒头的最多,还有多种多样的面食、水果、蔬菜小摊,连卖花姑娘都摆出了一大片绿植花卉,突突突鸣响着,扎出来大米花、玉米棒、小米糕的老板,依然把机械和车子安扎在最外面,但声音却可以穿过整个人群。最显眼的莫过于生牛肉摊位,总有五六家,都支起架子,大挠钩吊挂着红红的牛肉身,板面上摆放着牛腿、牛头等去皮发白的大骨头,车子上好多种砍、削、剁的刀具,让人不由得想起了屠宰场,而车边地上的大木墩和斧头一样的砍刀,似乎在告诉人们我这里都是新鲜货:生牛肉53元1斤,来吧!最为出乎意料的是,竟然买到了儿少时候才见过吃过的那种熟牛杂,开价40元1斤,而熟牛筋则是45元1斤(大概是,因为没听懂叔叔阿姨的乡音,反正是想吃,就称了起来,然后支付宝)。

  熟牛杂,真的是有些久远的事情了。少年时节,二舅在农闲时常常会进城赶集,也多半都要买一些牛杂回来。差不多每次回来都要在我家停留一下,歇歇脚,喝点水,看望妹子一家,跟大家聊聊天、拉拉家常,而多半也会拿出一些牛杂来,让我们小孩子解解馋。所谓牛杂,大抵就是牛骨剔肉的时候落下来的七零八碎、边角废料,再加上一些牛筋、脆骨等,肉色、白色、黄色、黑色等一般杂混在一起,吃起来没有明显的味道,淡淡的,但都属于“牛肉”的范畴和总概念。吃完了二舅用纸张包起来、摆到桌面上特意给我们的这些牛杂,我和弟弟们兴奋不已,但肯定是更加的不满足。那种渴望和期待,相信二舅和爸妈都看的很清楚。一种巨大的引力被聚焦在了二舅放在堂屋方桌上的破旧包裹里,我们都知道里面还有牛杂,而且刚才二舅就是从这个包裹里取出来的。于是,趁着大人说话的时候,我和两个弟弟就溜进屋里,在二舅的包裹里摸索着,偷偷地抠一下再抠一下,然后迅速躲进里屋,藏在门后或桌子下面,吃着拉扯着比对着。其实,我们也不敢偷窃太多,因为总共也没有多少,而且我们也知道二舅是心疼爱护我们,才专程在家里停下来的……当然长大以后,我们自然醒悟过来,二舅本来就知道我们的小心思小动作。这种记忆特别特别的深刻,以致于后来每每想起、谈起二舅,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场景和话题。再后来,生活好起来了,这种特别的牛杂安排,反倒没有了。若干年之后的壬寅年,玉米快要收割的时候,二舅走了,跟二舅有关的牛杂的故事,也永远地成了故事。

  过食节,据说是“过食”二字,也有人说是“过时”。各种文字的记载两说均有。也许,说是“过食”,强调的是吃;说是“过时”,强调的是季节时间。但基本内涵都是一致的,大家的理解和行为也都是一样的,关键就是这个“过”字:轮到哪个村庄举办,每家每户的亲戚都要从周围的村庄组团群体而来,在此吃住几天。过几天会轮到另外一个村庄,由该村的亲戚再按同样的方式招待。所谓的“过”,大概就是这种轮流举办、你来我往、相继经过、不断经历的意思,所谓的“食”“时”,主要就是突出要在秋季农闲的时候人们相互走动走动、吃吃喝喝、联络联络。整个节日就是以吃为主啦,在吃的过程中,大家欢声笑语、推杯换盏,加强了联系、增进了感情、传递了信息,相信也一定有新的姻缘被撮合被成就。今天遇到的柴埠早市,大概只是过节的采买环节和准备场景而已,真正“食”的“时”,还在后面呢。

  跟小区的保安聊起,他们都是本地人,又翻阅有关方志,才进一步明白这节日还真的是情意绵绵,且亦载文。在整个桐庐,过食节并不是全县每个地方都办都过,主要还是富春江南岸地区,大致在如今的G25长深高速两侧,包括东西20公里许、南北10公里许的江南镇、凤川街道、城南街道和桐君街道一带,也就是民间常说的“南乡”这个区域。节日也不是一日而是数十日,从农历八月初一开始,一直到十一月二十一为止。目前,桐庐江南有关村镇先后衔接的情况,相沿下来,大概是这样的:农历八月初一石阜,初十柴埠,十五梅蓉;九月十五珠山奚家,十八板桥、外邓家、蒋坞、杜村、枝茂等;九月廿二莲塘,十月初三岩桥,初四窄溪黄家,初八石泉,十一翙岗,十五前村,十八梧村,十九青源,廿一深澳、荻浦、徐畈、环溪、里邓家、西坞等,廿六樟坞、小潘;十一月十五西庄,二十一横山埠。啊哈,原来如此!你大可想象出来,在这方圆二三十公里内,如果有很多亲朋好友,那该有多少吃喝机会、会客时间啊!怪不得岩桥、石阜、深澳等村庄还有那么多大屋老宅、故事盈门,当年过食节一定是热闹非常;也怪不得西坞里、仁智那一带几乎家家都是做酒酿馒头的大师、专业户,需求量肯定比平日里多很多倍,毕竟这酒酿馒头一人一顿只吃一个显然是不够的。

  又说,过食节宋元肇起、明清为盛,文革废弃、今又复兴。千年以降,桐庐江南,生人万千、村聚山居,相传相因、节日愈浓。这种节日,生灵灵养育了一方人,也活泼泼传递了一种思想:亲邻好友相处不远,必须多交流多沟通,既可以及时感知进步发展,也可以增进彼此过好日子的信心,在你来我往中,把祝福传递、把帮衬授受、把亲情友情深化延续。怪不得当初刘基刘伯温乐于隐居翙岗、教人向善,而今又有“洗街”玩法以襄远近客人,估计这也是被吸引了,也是要努力地更加吸引人;也怪不得林则徐林大人过梅蓉盛赞九里洲,时下又有“丰收节”添彩助力,估计他和他们都曾遇到过这样的节日气氛,或者在谁家煮茶食肉论古今,都曾得益于这种走访攀谈、把酒问安。

  伫立柴埠大桥,”诸峰相连层层开,相看江流归大海。不问船家何处去,但等他日偕客来。”这是对于富春江南岸百姓诸家在节日里送别客人场景的联想。“一带一条一丛山,波光粼粼绿满眼。漫步钱塘识旧事,益觉后人恩前贤。”这是徜徉在过食节里,感喟江河久长、人情日暖,感谢不知是哪位乡贤大家发明、启动了这么个秋聚宴会的方法。“远看大奇山,近扶迷雾间。并非沪上景,原来在凤川。”这是说如果没有富春江、没有大奇山等,或许就不会有过食节,早先的时候,阻于山水、疏于交往,人们见一次不易、聚一回很难,才有了在农闲时节大家走走看看、谈谈说说、烹炸吃喝、亲上做亲的节日之举吧。

  ……

  拿着熟牛杂回来,兴奋地跟妻子说起以往的故事和今天的遇见,并表示我要写几段文字。妻子鼓励说:写,是好事,宣传文化、展现桐庐,只可惜我不会写,愧做新桐庐人。我笑着答道:其实你比我更高明,我只会用文字说,你却把平常的生活过成了美文,带着我和孩子们每天都深入待续的美文中。

  桐庐过食节,过来过去,谁说不就是越过越美好呢?!

  (渠长根:浙江理工大学教授)

原标题:桐庐偶遇过食节
责任编辑:张哲宁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