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组织部长回应“陪酒伤身”的未竞之问

发稿时间:2013-09-18 10:48:19 来源: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中国青年网

  9月15日晚,浙江省组织部长蔡奇在其实名认证微博上转发了一位母亲的“哀诉”。这位母亲发微博称,儿子在国税管理科管了一大片厂家,经常陪酒至酩酊大醉,“他不会喝酒,但总是什么局的局长一起喝让他喝醉”。蔡奇转发此微博,并斥责“告诉我你儿子在国税哪个单位?今后可以不用喝酒了”。(9月17日新京报)

  儿子陪酒伤身被迫无奈,母亲心疼自怨可以理解,手足无措中向省委组织部长“哀诉”求教,领导态度非常明朗,迅即“批示”怒斥,事件发展到这里似乎已然清晰,估计涉事单位吃喝之风会有所收敛,这位儿子往后也真的不用喝酒了。但是隐藏在事件当中的一些事和人仍显模糊,公众亟需清晰的答案。

  追问之一:儿子陪醉的酒局的当事人是谁?他不是一次两次的喝,已至经常陪醉的地步,我们不禁要问,这些一起喝的“局长”们是谁?领导为何这么不悯惜下属的身体?为什么一定要喝醉?设酒局频豪饮是为了过嘴瘾还是为了拉私情?

  追问之二:母亲为何删除微博?9月17日下午3点,记者发现楼晓芳的微博名已经更改,原微博也已删除。网友戏言称:“这个妈妈可害了儿子。”我也悲观的认为,这位网友的戏言不幸会被言中。省委领导都发话了,谁还敢再去公款吃喝?谁还敢再去顶风违纪?虽然这位母亲没有再告之相关具体信息,但涉事单位和领导已成惊弓之鸟,在未被曝光和查处的情况下,必然迁怒于这位母亲和儿子,可以让你陪酒,也可以让你没酒喝,还可以让你“正常休息”。这位母亲肯定熟谙官场规则,并承受了相当的压力,权衡利弊之后一删了之。但是,我们不禁要问,母亲的微博删了,儿子的仕途影响删除了吗?

  追问之三:究竟还有多少酒局需要领导“批示”才能禁绝?换句话说,现实中还有多少生产酒局的土壤?应该说,遏制公款吃喝和奢糜之风,中央和地方都有严令,“八项规定”、破“四风”之利剑早已高悬,“舌尖反腐风暴”席卷全国,官场风气焕然一新;网络监督制度发育逐渐成熟,各种不良现象只要一经网络曝光,都能得到有关部门的迅速查处。虽然革除官场积弊比触及灵魂还难,但是,一种政令的执行,一种不良风气的消除,如果无视法规法令、制度纲纪的约束,而最终需要依赖于领导“批示”才能解决,那么这个社会无疑是非常危险的。公款吃喝之风之所以屡禁不绝,就是因为领导者的权力跑出了笼子,腐败必然相伴相生。领导的批示肯定非常有震慑力,在大部分情况下还特别灵验,但那只是领导者个人及其职权的影响。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不管他的职位有多高,最终落入“人走政息”的惯性。归根到底,依靠制度的力量,才是彻底消除不良风气的根本。

原标题:组织部长微博回应陪酒伤身事件的未竞之问
责任编辑:张乐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