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根叔的遗憾”体现教授治校情怀

发稿时间:2014-04-03 08:04:32 来源: 中国网 中国青年网

  中共中央组织部宣布中共中央的任免决定,丁烈云接替李培根担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因年龄原因,李培根不再担任该校校长职务。“根叔”李培根卸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在3月31日发表的离任演说中,李培根离职报告中的遗憾一共有19处。这19处遗憾,是根叔自己的遗憾,也是大学校长的遗憾,更是中国大学教育的遗憾;而这些遗憾,有的是教育体制造成的,有的是社会环境造成的。(4月2日 新华网)

  “根叔”又火了,而且,又是因为演讲。之所以用“又”,是因为在4年之前“根叔”在华中科技大学的毕业典礼上把4年来的国家大事、学校大事、身边人物、网络热词等融合在一起作了一次十分精彩的演讲,演讲过程中被掌声打断30余次,全场7700余名学子最后全体起立高喊“根叔!根叔!” 与上一次相比,这一次“根叔”的演讲并没有那么热闹,但他的“19处遗憾”却震动了整个社会。

  退休演讲或者说是退休感言,应该表表功、颂颂德。按照官场的“八股文”,一般也要给自己一个“七三开”的总体评价。然而,“根叔”没有这么做,他一反常态,谈的多是他在当校长期间的遗憾与胆怯。其中,19处遗憾更是对于当下大学教育体制的弊病拳拳到肉。这样的做法,显然是知识分子反思精神的最好体现,而他的19处遗憾也正代表了我国知识分子的反思与批判意识。

  “根叔”所讲的19个遗憾,并不绝缘于学界其他同行。从国家的过去和未来到“把权力关进笼子”,从华中科技大学的学科建设到食堂里的饭菜质量,从大学生的人格培养到“以学生为中心”的建设目标,“根叔”的演讲都有涉及。在笔者看来,“根叔”演讲体现了一位院士、一位“一级教授”在担任校长时的责任担当,这是一种处处为学校着想、为学生着想、为教授着想的表现。从“根叔”身上,我们基本看不到一位所谓副部级官员在大学行政化下“教授官员化”的体现。

  多一些反思,少一些表功;多一些担当,少一些享乐。每一位大学校长,都应该以教授的思维去治理学校,而不应该以官员的思维管理学校。然而,在当下而言,大学已经严重行政化、官僚化,在大学里当校领导,是意味着更大的办公室,有专车和秘书,有无所约束的职务消费,有各种各样的特权。如果拥有这些念头的人当上了大学的校领导,他们自然不会把学校的发展、大学生的发展、教授的发展当回事,我国的学术也不会得到自由完展,更不会有所谓的反思和道歉,只会有对上级教育和组织部门媚态十足的摇尾乞怜。对下,哪怕是对可爱的学生,则也总是官腔十足,空话连篇。

  “根叔”不犬儒、不媚权、接地气的演讲,不应该成为当下我国大学校长的孤本个案。但是,要改变大学校长逐渐官员化的现象,则必须要让更多的有批判意识和人文精神的教授成为校长,至少,要让一所大学的校长以及主要的领导出自于学校中的教授。鉴于此,大学去行政化、去官僚化,就势在必行,尤其是在大学校长的任命上,也尽量应该少一些“空降”,多一些学校自治。可以期待的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对于事业单位去行政化改革也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出现更多的“根叔”式的校长也并不是空想。

 

原标题:“根叔的遗憾”体现教授治校情怀
责任编辑:张晓航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