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思想者 >> 正文

以党风建设新气象赢得人民拥护

发稿时间:2025-04-03 10:19:00 作者:张荣臣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既要立足当前、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又要着眼长远、建立健全促进党员、干部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的长效机制。

  ——————————

  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但这个形象不是靠包装出来的,而是靠不断的党性修养锻炼出来的。党性修养永无止境,作风建设也永无止境。我们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就要求我们不忘初心、居安思危,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加强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

党的活力源自优良传统和作风

  “党风”这个概念的形成经历了长时间发展过程。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一整套党风建设的理论。1945年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同志对我们党的作风作了高度概括,这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

  我们经常讲的“作风”,是指在党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是党的性质、宗旨和世界观在党的活动中的表现。党的作风建设就是要端正党员领导干部和党的各级组织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干部生活作风,树立与党的性质、宗旨相适应的良好风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坚持自上而下、以上率下,解决了新形势下作风建设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中央八项规定一子落地,作风建设满盘皆活,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我们党以作风建设新气象赢得了人民群众信任拥护。我们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刹住了一些长期没有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为之一新。

  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思想、政治、组织、工作、生活等各方面一贯表现出来的科学态度和模范行为,是中国共产党党性的外在体现。

推动党的作风建设向更深层次迈进

  当前,全党正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我们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切实增强党的作风建设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从“坚持党的领导”到“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新时代党的建设重大理论创新和科学命题,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战略思维的表现形式,更体现了执政党对自身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要求我们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不是一个空洞口号,而是一个重大政治原则。在指导思想和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关系全局的重大原则问题上,全党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以实际行动做到“两个维护”。

  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作风建设取得历史性、开创性成就,产生了全方位、深层次影响。“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腐败”等突出问题得到系统性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蔓延势头被有效遏制。但我们必须清醒看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隐形变异,“痕迹主义”“数字形式主义”等新变种层出不穷,少数党员干部“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个别党员干部享乐主义、特权思想、奢靡之风依旧存在。实践表明,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破解则需要坚持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不动摇,坚持系统思维,深化标本兼治和综合治理,构建全方位协同机制,从体制机制层面进一步破题,方能推动党的作风建设向更深层次迈进。

  坚持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一个永恒课题,加强作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既要立足当前、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又要着眼长远、建立健全促进党员、干部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的长效机制。

  坚持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把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使用起来。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选什么人就是风向标,继而就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乃至就有什么样的党风。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要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优秀人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组织保证。我们要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选拔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着力解决干部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问题,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常态化。

  坚持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作风建设非一日之功,在改进作风上,我们要保持常抓的韧劲、长抓的耐心,在坚持中见常态,向制度要长效,继续完善并严格执行作风建设的各项制度。要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建立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风、管纪律的从严管理体系,健全正风肃纪常态化机制。唯有将思想教育、制度约束、监督问责与文化培育相结合,方能实现标本兼治、长效常治。要增强以案促改促治实效,推动完善权力配置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机制,丰富防治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有效办法。要坚持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以“同查”严惩风腐交织问题,以“同治”铲除风腐共性根源。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同时发力、同向发力、综合发力。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构建良好的政治生态。

  不断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中央八项规定是党中央立下的铁规矩,决不能不当回事。我们要按照党中央要求,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抓住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具体表现,抓常、抓细、抓长,持续深化纠治“四风”。所谓抓常,就是要经常抓、见常态;所谓抓细,就是要深入抓、见实招;所谓抓长,就是要持久抓、见长效。之所以强调抓常、抓细、抓长,是因为抓作风建设非一日之功,抓一抓好一些,放一放松下来,再加上随着形势的发展,作风问题又有新的动向,要切实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就要在作风建设的常态化、长效化上努力。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荣臣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4月03日 05版

责任编辑:杨宇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