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一个多月,十九大的胜利召开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巨大反响。进入新时代,既是中国发展的新历史定位,也意味着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站上了新的起点。当前,世界面临新旧格局转换、新旧秩序更迭、新旧体系更替的大变局,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具有全球影响力大国的全新世界观,是中国为解决当前全球治理困境贡献的智慧。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内涵非常丰富,包含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等多个维度。在文化层面,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这一极具特色的文明观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背后的理念支撑。
“天下大同”超越“文明冲突”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中国的“和合”文化一脉相承。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十六字名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无疑是对其最经典的注解。从古至今,中华文明海纳百川的特性一以贯之,倡导世界各国守护各自的文化特性,尊重他国文化理念,丰富世界文明多样性,促进人类文明的共同繁荣。
中国倡导的文明交流、互鉴和共存展示出了对世界文明多样性极强的包容性,坚信文明多样带来交流,交流促进融合,融合推动进步。这种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观,是帮助世界打破“文明冲突”自我实现预言的法宝。
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
超越文明冲突,需要摒弃文明之间的高低之别、优劣之分,需要各国加深对彼此文明的理解和认同,因此,跨文化交流对话在国家间交往与合作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近五年来,人文交流在中国外交整体布局中所占权重显著提升,同战略互信、经贸合作共同作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支柱,中俄、中美、中欧、中英、中法、中印尼、中南非、中德等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相继建立,有力地拓展、深化了我国与上述国家和地区双边、多边关系。
相较于政府高层互动往来以及国际安全、经贸等领域合作,人文交流能够深入到社会各个层面,润物无声,直抵人心,在促进民心相通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人文交流涉及教育、旅游、语言、艺术等方方面面,与普通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能够很大程度上增加民众对外交往的参与感和获得感,也更容易拉近不同国家人民心与心的距离,消解疏离、隔阂感。
对中国而言,提升人文交流水平,需要进一步挖掘丰富的文化资源,提高文化对外传播能力。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但长期以来,中国文化容易被简单抽象成若干僵硬的文化符号,触及不到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更遑论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在思想层面的延续。因此,进入新时代,中国需要重新发掘自身文化内涵,深入思考古代文化传统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以及当今国家乃至全球治理理念的深远影响,在国际人文交流中讲好中国故事。
新时代文明交流互鉴,青年大有可为
随着综合国力和世界影响力不断增强,中国成功的发展道路和经验对世界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强。在此基础上,越来越多国家展示出强烈意愿,同中国加强在教育、科技、创新等领域交流合作。这为中国广大青年深度参与跨文化交流,促进民心相通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空间。
在教育领域,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建立后,2012-2016年间中国政府提供了3 万个奖学金名额,资助中国学生赴欧盟、欧盟学生来中国留学;双方设立了“中欧高等教育交流合作平台”,加强对中欧高校合作办学的支持,增设了多个领域的联合培养项目。在创业创新领域,根据中美人文交流行动计划,中美两国计划每年举办“中美青年创客大赛”,并新设若干青年创客交流中心,鼓励两国青年建立可持续的伙伴关系,参与具体合作项目,通过互联网平台加强交流合作。中欧、中俄、中非等青年交流机制中也有相应类似安排。
新时代为人文交流层次的提升、领域的拓展带来了新机遇。中国作为一个站在世界地图前思考未来发展方向的大国,肩负着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不同文明和谐共存的使命和责任。这就需要中国在整体外交中更好地运用人文交流机制,一方面继续保持谦逊开放的心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另一方面为解决全球性问题、促进世界共同繁荣提供思想、理念层面的优质公共产品。(姚乐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