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幸福感爆棚,习近平到底说了啥?

发稿时间:2016-05-10 17:58: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对幸福二字,人们内心总是充满期待。4月18日上午中央深改组第二十三次会议召开,一口气审议通过了十余个文件。习近平总书记在发表重要讲话时,特别强调了一句话:“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获得感”,既可以说是改革的精髓,也可以称得上是改革的结果,它宛如一颗定心丸,让每一位老百姓实实在在地通过改革而感受到更加美好的生活。从这“三个字”,我们看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百姓心为心,解民忧办实事的决心,同时也看到了未来生活的美好蓝图。套用一句最近流行的网络用语就是——幸福感爆棚。这幸福感具体从何而来?别急,且同学习大军一同体会体会。

  满满的期待感。会议强调,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让百姓拥有“获得感”的关键之所在,就是是否让百姓在改革中受益。而让百姓受益的根本途径之一就是让改革朝着百姓所期盼的方向发展。过去,办理各类业务常常要跑几十个、上百个部门,准备各种各样的证明材料,程序繁琐复杂,因此,出台简洁方便的办事政策便成为了老百姓的期盼。现在,随着“马上就办”等一系列简政放权政策的实施,出现了各种“一站式”业务窗口,繁琐不再,带给百姓的是更加方便、便捷的生活模式。过去,一到升学季,削尖了脑袋找关系的人比比皆是,但现在随着严格按照居住地调节入学,教育资源公平统筹的迅速推进,“择校热”骤然降温了。“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所说的不就是这个道理么?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这些改革不正是百姓之所期么?有期待才有方向,有方向才有动力。习近平在不同场合都说过:“心无百姓莫为官。”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手握公权,就要为民办事。办事就要办百姓所期待的事。面对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期待,我们必须再接再厉,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的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可以说对于未来,我们充满期待。

  多多的安全感。会议强调,要关注群众多方面、多层次需求,创新方式方法,多用善用会用多予少取、放活普惠的办法推进改革,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这段讲话,朴实亲切、饱含深情,温暖了亿万人的心。如今,他依旧朝着这个奋斗目标而不懈努力着。“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最终都要落实在一件一件的实事之中。这些实事,既体现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也体现在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家门口的“小事”。在改革日益深入,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不断丰富的今天,百姓之需,万万不可单纯地从片面上来思考。“多方面、多层次”概括出了现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创新”再一次成为了热词,教育创新、科技创新等一系列创新举措的推进,我们也看到了当下推进“创新”之重要性与必然性。“多予少取、放活普惠”拆开来看,“多予”指的是加大对惠民措施的投入,加强对惠民设施的建设,推进群众生活的发展;“少取”即逐渐取消不应群众承担的各类负担;“放活”即通过深化改革来充分激发群众的积极性;“普惠”把甜头不讲条件、不打折扣地送到群众手里,让党和国家的好政策“阳光普照”。“八个大字”,如一盏明灯言简意赅地为今后的改革道路指明了方向,更似一颗大树,为每一位老百姓遮风挡雨,收获更多的安全感。

  稳稳的踏实感。会议指出,要认真分析归纳民生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列出清单,拿出措施,每年办成几件实实在在的事情。习近平曾说:“要特别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凡事探求就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求实作风。”分析民生热点难点问题,列出清单,这是做到知实情具体而有效的手段,也是为民办实事、谋实招、求实效的重中之重。关注难点热点,是民之所需。列出清单、拿出措施,则是领导干部为官一任该做也必须做的事情。“每年办成几件实实在在的事情。”这句话意味深长的道出了习近平对于领导干部的要求。习近平曾在菏泽念对联告诫官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从这句话中,我们看到了习近平对于百姓的深厚情怀。为官者,既是领导更是百姓。为民办成几件实实在在的事情,要求每一位领导干部要把自己放在百姓的位置,以民之心思民之所思,办成实事。“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身为领导干部,就是人民的公仆,就应该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让群众获得稳定的踏实感的同时,也能让自身获得强烈的干事满足感。

  浓浓的归属感。会议强调,社会事业改革关乎民生、连接民心。要坚定不移把改革总体设计中有关社会事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改革要求落到实处,加快推进有关健全就业创业体制机制、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重点任务。国家是百姓的家,这个家若没有了归属感,怎么称得上家?习近平曾说过:“什么是作秀,什么是真正联系群众,老百姓一眼就看出来了。”因此,对于民生的改革,万万马虎不得。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在经历了非法疫苗等一系列令人痛心的事件之后,恢复群众对民生的信心便成了关键。把每一项改革工作落到实处而不是口号,是必然要求。要想搬走在民生改革的路上每一颗“顽石”,就要加快推进和完善现有的民生制度与体制的改革。一成不变的体制就如一潭死水,毫无生机可言。唯有让改革跟上时代的步伐,跟紧变化趋势,从实际出发,才能达到百姓安居乐业的目标。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若不能心系群众、情牵群众,发展又有什么价值,改革又有什么意义?习近平提出了就业创业体制机制、教育体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一系列改革重点任务,这些都是现阶段民生问题的热点难点,可谓是一针见血、有的放矢,同时,这也是“安得广夏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句话的最佳体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家是什么?是能够给人们带来安全感、归属感、踏实感和期待感的地方。国,便是百姓的家。民生,作为关乎群众生存的头等大事,需要的是领导干部肩负起深化改革的责任与使命。在这次会议上,我们收获到了沉甸甸的承诺与保障,让这个“家”充满了温暖与希望,这难道不是所谓的幸福感爆棚吗?(学习大军)

责任编辑:李晓伟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返回首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