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浙江省委召开从严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范选人用人工作会议。会议明确干部选拔任用的基本流程包括“动议、民主推荐、考察、讨论决定、任职”五个环节,其中将动议环节作为选人用人的第一道关口,对于干部选任过程中的科学化、程序化、责任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综合研判,科学识人。古语有云“为政之道,首在用人;立政之道,察吏为先。”简单地说就是要治理好一个国家,懂得“善任”至关重要。而“善任”的前提是要“知人”,知人够深,识人才准。《动议工作办法》中就明确提出:在动议前,组织(人事)部门干部应综合分析研判,全面了解干部的实际情况和一贯表现,广泛听取上级领导、所在单位、相关党组织等多方面的意见。唯有把考核识别干部的工作下在平时,近距离了解干部,才能准确掌握情况,选用注重基层、注重实干、注重公认的优秀干部。只有充分了解干部,才能把干部安排在适当的职位上,才能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层层把关,程序选人。干部选任过程中,一旦程序执行不严格,弹性过大超出可控界限,就会架空党和组织部门的权力,导致个人意志取代民主意志。《动议工作办法》完善了干部选任的程序,通过组织(人事)部门、党委主要领导、分管人事领导、纪检部门同志层层把关,需要对空缺领导职数、薄弱领导班子、基层单位推荐等情况进行梳理、汇总、分析,对干部选拔任用的职位、具体条件、方式方法、程序时间以及岗位配备意向性意见及理由等作详细调查,做到动议理由充分、动议范围明确、动议意见合理,方可启动动议。通过完善动议环节的程序设计,既强化了党的组织领导和把关作用,又防止出现“个人说的算”的情况。
严格选任,责任到人。在选人用人的过程中,时常出现这样的现象:一些政绩卓著的官员,本来可以按照规定晋升,但因职位有限,晋升机会被一把手剥夺,给了所谓的“自己人”,导致官场不良风气盛行,腐败问题丛生,同事领导之间简单的关系变得复杂、庸俗。动议环节要求一把手在提名干部时,要申明与被提名者的关系,介绍被提名干部的德才表现,一旦造成用人失误或者不良影响的,按照有关规定连带问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要任人唯贤,让“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的干部能够真正受尊重,受重用。(施侃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