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因地制宜选派“第一书记”实乃精准扶贫之良方

发稿时间:2015-05-07 14:44: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做好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工作的通知》,就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抓基层、推动基层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等重要指示精神,对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工作作出安排。(人民网5月4日)

  古人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目前不少贫困地区积极谋求改变,消除贫困,改善民生,但往往困于知识的局限、缺乏科学规划等因素,东挖一镐,西刨一犁,寻求致富之路茫无头绪。此次向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和贫困村全覆盖选派“第一书记”正是中央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的决定,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等重要指示精神的有力举措,对于新时期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特别是推动贫困地区发展,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精准扶贫,不能“榴弹炸跳蚤”。选派“第一书记”下村就是要围绕精准扶贫下功夫,以此为一剂良方精确制导、因地制宜破解贫困地区发展困局。

  实事求是的说,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群众意识,能够实干苦干等等仅仅是第一书记的“及格线”,还应当优中选优。俗话说的好:“好钢用在刀刃上”,也就是说,要将关键的东西用在关键的地方,它发挥的作用才会是最大化的。

  因此,选派“第一书记”入村就不能仅仅只考虑在机关岗位上政治素质是否高、担当意识是否好、工作能力是否强等硬性条件,还需进一步考虑诸如是否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是否适应当地环境等因素。

  毋庸置疑,把最合适的“第一书记”委派到最合适的地区就要把握精确制导这一关键因素,前期深入实地考察,掌握扶贫的第一手资料,特别到是最边远、最偏僻的地方,了解掌握群众生活的真实情况,看到真正的贫困,然后根据当地的产业特点或者区位优势选派合适的人选。譬如说,土地肥沃、水热充足的农耕之地大可以委派农林渔牧专业背景的人选前往;多山水而少平原之地,旅游管理专业背景的人选也是更具优势;靠海吃海的港口城市,海洋或船舶专业背景之人更是上上之选。我国地形地况复杂多样不胜枚举,因地制宜选对了人,既可以发挥管理协调才能,又可以发挥专业知识,人尽其才,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扶贫、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为当地农民找到一条能长久致富的路子,把扶贫工作一步一个台阶地帮扶上来,让贫困地区能够尽快“旧貌换新颜”。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念兹在兹的是亿万人民的小康生活,奔波谋划的是落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要求”。时值“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让我们坚定信心、加倍努力,因地制宜选好、选准“第一书记”,以一剂精准扶贫之良方助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铸就伟大中国梦!(蒋妥)

责任编辑:褚津笙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返回首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