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最新评论 >> 正文

以“有解思维”求“优解”

发稿时间:2025-07-28 11:20:00 作者:韩骏升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困难挑战年年有,但我们从来都是在风雨洗礼中发展、在历经考验中壮大的。”面对困难挑战,是犹豫彷徨、躲闪观望;还是迎着困难上、踏着荆棘闯,努力去“审题”“破题”“解题”?这既体现出党员干部的能力高低、作风好坏,也考验着推进工作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水平。 

  正所谓“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抓改革促发展,既要重视方式方法,又要坚定信心决心,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以“有解思维”看问题,把“事必有解”作为一种态度、一种担当、一种智慧,在实践实干中强化“有解”的意识、提升“敢解”的勇气、涵养“善解”的能力,就能帮助我们跨越沟沟坎坎、战胜险阻艰难。 

  有风有雨是常态。一些党员干部习惯于见了问题就“低头”、遇到困难就“摆手”,把“没有办法”堂而皇之的作为口头禅,难以在风雨历练中有所作为。古语有言:“非知之艰,行之惟艰。”放眼当今,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全球经济增长乏力、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如果没有知难而上不畏难的勇毅和克难攻坚不避难的定力,没有从被动“无解”到主动“求解”的跨越,怎能闯过一个个难关?面对西方所谓的“中国崩溃论”“中国见顶论”,我们泰然处之,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中国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接续创造着“风景这边独好”的发展奇迹;面对一些发达国家对我国科技事业的封锁与打压,我们坚持向“新”而行、以“质”致远,不畏难、不服输,科技发展在自立自强中日新月异,各种创新成果迎来“井喷”。事实是最好的印证,坚持“有解思维”看问题,笃定“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智慧魄力,始终都是我们的制胜要诀。 

  凡事皆有解。每一个问题的产生都有其必然原因,同样,每一个问题的解决也都有其规律可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问题和困难常常有,有的可能是思路理念上的问题,有的则可能是方式方法上的问题;有的可能是外部环境等客观原因造成的,但不论是什么问题或何种原因,也不论是在哪个领域、哪个行业、哪项工作中,只要我们敢直面、能正视,坚决杜绝“等靠要”思想,摒弃畏难推诿的“鸵鸟心态”和不推不动的“陀螺”行径,切实增强“有解”的意识和“必解”的决心,就一定能从各种看似复杂的“无解之题”中找到前进方向。 

  思维一变天地宽。“有解”作为一种积极正向的思维方式,绝不是一种抽象的理论或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指南。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探索性事业,还有很多未知领域需要开拓,容不得我们有丝毫犹豫和懈怠,必须在迎难而上中向难求成。党员干部当持续涵养“有解思维”,敢于突破思维藩篱的限制,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扎扎实实做好调查研究,切实把矛盾问题产生的内外因搞清楚、弄明白,抓稳牵牢“牛鼻子”,在抽丝剥茧中认真做好分析梳理和研判预判,细致精当推进问题有效解决。 

  达必识其途,至必由其道。百余年辉煌党史已经证明,没有什么困难我们不能克服,没有什么挑战我们难以应对,但胜利从来不会主动向我们走来,我们必须自己走向胜利。坚持“有解思维”,才能更好掌握发展主动,在一次次“亮剑出征”、一回回“解题答卷”中化“无解”为“有解”、变“有解”为“优解”,把能办的事情办好,把难办的事情办成,将美好愿景最终变为发展实景。(韩骏升)   

责任编辑:梁文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