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决定》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任何改革都有价值维度,为了人民而改革,既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所在,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意义和动力所在。人民有所呼,改革就要有所应;群众关心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和推进什么。党员干部当始终坚持“改革为民”的价值旨归和目标取向,让改革成果惠及更多人民,以改革“力度”提升民生“温度”。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仅是我们党的执政宗旨,也是谋划和推进改革的重要原则。鉴往知来,“史”终向前。历史是最好的“参照系”和“教科书”,饱含着丰富的“实践之方”和“真理之慧”。回望百余年党史、七十余年新中国史、四十余年改革开放史,正是因为始终尊重人民群众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所表达的意愿、创造的经验、拥有的权利和发挥的作用,广泛而深刻地激发和调动了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思想智慧和创造伟力,“小小红船”才成长为“巍巍巨轮”,“青春中国”才更加“枝叶参天”。人民性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政治属性,一切为了人民是我们党最深刻的奋斗逻辑。改革虽然千头万绪,但大写的“人”字始终贯穿始终。不管是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还是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等,改革进程始终都与民意民需同频同向、与民愿民声合步合拍。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就要时时刻刻将人民群众“置顶”,事事处处体现“为民考量”,精准链接人民的关注点、需求点和改革的侧重点、发力点。谋划改革要注重整体设计、系统集成,推进改革要注重因地施策、细致精当,善于在一线调研中摸清实情、找准方向,努力从繁杂问题中把握规律、探寻方法,让改革决策更加科学、改革举措更加务实、改革质效更加明显,一锤接着一锤、一件接着一件把改革为民的点滴事项“砸”到实处、“落”在要处,以尺寸之功累积惠民之利。
“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活力在人民、动力在人民、智慧也在人民,人民群众是推进改革向深而进、向远而行最坚实的依托、最强大的底气、最澎湃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任务越繁重,我们越要依靠人民群众支持和参与,善于通过提出和贯彻正确的改革措施带领人民前进,善于从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完善改革的政策主张。”广大人民群众身处实践最前沿,党员干部要紧紧依靠人民、自觉“师从人民”,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不断延伸拓展群众诉求表达的平台和渠道,持续深入村居院落、小区楼宇、厂矿车间、学校医院、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等基层一线,用活用好村民议事会、板凳议事会、院坝协商会等基层民主形式,及时发现总结和梳理概括人民群众创造的实践经验、形成的有用方法、迸发的智慧共识,不断强化人民群众关心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的主体意识和实践热情。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衔接作用,上连党心、下接民心,与群众沟通交流言语要“接地气”,宣传党的政策主张话语要“润心田”,在平等真诚中了解基层实际、掌握群众实感,切实营造“上下一盘棋、唱响大合唱”的良好改革氛围。
改革推进到今天,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比决心更关键的是实干。这源于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治国理政的规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任重而道远,群众所忧、所急、所盼的问题还很多,一些反映集中、呼声很高、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还不少。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涉及的环节多、牵动的利益广、难度也更大,需要切实做到统筹谋划、周密部署、稳妥实施,确保改革事项一桩桩、一件件落实落地、见真见效。凡事有其要,执其要者事成。要找准找实破难解困的“方法论”,善于区分识别“抓紧改”和“徐图之”的逻辑辩证关系,熟练掌握科学的改革方法,灵活运用有效的改革路径,既要注意“分寸”、掌握“火候”,也要明确优先序、把握时度效,对群众反映最为集中、最为迫切、利益最为攸关的急难事项就“抓紧改”,敢接“烫山芋”、打“攻坚战”、啃“硬骨头”,及时把一个个“问题清单”转化为“任务清单”,再把“任务清单”转变成“惠民清单”,在靶向破题中纾困解难;需要久久为功、打持久战的就“徐图之”,坚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和“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决心,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和攻坚耐心,在压茬推进中以量变换质变、用恒力促长效,努力把改革的过程抓实、改革的基础打牢、改革的步子迈稳,以卓有成效的改革实绩帮群众解难题、为群众增福祉、让群众享公平。(韩骏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