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如花木,向阳而生。思政课就像一扇门,打开它就能见到阳光。”朱建平在课堂上经常对学生讲,上好学好思政课,能将个人理想更好地融入强国大梦想,必将会受益终身。
作为一名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0余年的教师,北方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朱建平教授谈起思政教育,总是满怀激情。
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如何讲好思政课,是朱建平一直以来思考的问题。“教育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朱建平经常思考,如何让思政课入脑走心,强“塞”,效果不好,得变通,妙“传”。“我们不断探索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实现途径,逐渐形成了‘专题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思政课教学模式。”
朱建平还是一位忠实的党的创新理论“传播者”。作为北京市委讲师团的成员,他经常思考,如何创新方式方法,将党的最新声音精准传递到基层。
“我们要把微观的情感体验融入宏大的政治叙事,努力做到理中蕴情、情中含理、情理交融,增进各界群众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情感认同。”朱建平经常到北京市机关、企业、学校和社区,参与党的创新理论宣讲,他说,那是一个更大的课堂,更加考验思政课老师的能力,“只有把课讲得更有亲和力和感染力,群众才能‘买账’”。
20多年来的思政课教学实践,让朱建平很有收获。也获得了很多荣誉。在众多荣誉中,他非常喜欢北方工业大学“北方匠人”这个称号,他认为更符合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的不懈追求。“思政课教学需要‘匠心’,‘北方匠人’这个称号更是一面镜子,能看到自己在工作中的表现,激励着我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文字/康哲 视频/朱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