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3月,冯定撰写出版第一部著作《青年应当怎样修养》,采用谈心的方式用生动的语言向青年朋友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新型世界观和新型人生观。新时代的青年一代,应当怎样修养,要如何才能有新作为呢?社会分工不同,岗位不同,但作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要素,每个青年都要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勇于担当的品质。
近日,李子柒带着新作《雕漆隐花,雕出紫气东来!》回归视频“江湖”。在社交平台上,相关话题一下冲到了热搜第一。有网友留言:“子柒所展现的不仅是她个人的魅力,更是中国五千多年文化的沉淀。她让人们看到,文化输出并不只是简单的信息传播,而是需要情感的投入与生活的实践。她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传统文化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青年用独特的视角和新颖的表现手法,讲述古老的故事,也传递传统的价值。创新的作品不仅受到国内观众的喜爱,也逐渐走向世界,成为文化交流的桥梁,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传统文化是民族智慧的结晶,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道德智慧。今天的青年,通过学习历史、经典、艺术等,深刻理解文化的内涵,从而在内心深处树立起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这种认同和自豪感是文化传承的基石,能够激发他们保护和传播传统文化的热情。所以,青年利用新媒体、新技术等手段,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创造出符合当代审美和价值观的文化产品,创新的作品不仅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也让文化更加贴近现代人的生活,增强了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今天,我们都在说“要燃旺创新文化之火”。但燃旺火,不等于急功近利、粗制滥造。文化创新,关键在“创”。但“创”的难度在于,要在浮躁的市场环境中保持自己的初心和独立性,不被表面的繁荣和短期的利益所诱惑,需要用专注的态度、敬业的精神去创作。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编导们几乎看遍了宋代的诗词、绘画,买了非常多资料;为让演员们更好地表现出那份沉稳与傲骨,排练时用了大量诗歌引导,演员们先用半个多月练习“安静”,才正式开始编排。《只此青绿》创作花了一年多,又花了五个半月排练,才最终搬上舞台。
所有的“惊艳”,都来自“静时”一直的努力,而这样的“清流”成就了“出场”就是“顶流”。文化需要“积淀”而不是“突进”。倘若狂飙突进,连到底什么是“文化”都没有搞清楚,自然不会有什么“创新”。文化创新并非空中楼阁,而是根植于深厚的历史与传统之中。只有静下心来,我们才能深入理解历史的脉络,才能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扬弃与创新。当然,这样的创新,亦不是简单的颠覆,而是一种传承与发展的结合,是对文化内涵的深化与拓展。
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古老的技艺与文化,给了年轻人自信的底气,更给了他们发展的空间。广大青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文化创新的生力军,他们思维活跃,擅长运用各种现代技术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审美相结合,用自己的方式“打开”传统文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加入传统文化传承、传播的队伍。他们尊重传统拥抱创新,中华文化在他们手中得以传承,更焕发新的活力。
好风凭借力,正是扬帆时。当好一心一“艺”的新青年,充分发挥青春力量,定能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李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