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征文展示 >> 正文

穿越数字化孤独:构建情感共鸣的社交桥梁

发稿时间:2024-12-07 09:23: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数字技术的便捷性、高效性和连通性深刻重塑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模式和社交形态,拓展了人类交往的可能性,催生了通过数字设备来建立和加强联结而无需身体在场的“数字亲密”,同时引发了数字化孤独,数字化时代因过度依赖网络社交而导致的情感孤独和心理疏离现象,“浅交往”“找搭子”“云端爱情”“止于点赞”等新型社交形式是其鲜明写照。从“手机依赖症”到“亲密饥荒”,社交媒体、移动网络正重塑着人的社交模式。如何缓解乃至消除数字化孤独,构建具有情感共鸣的社交新生态,成为亟待解决的时代课题。 

  在高度依赖数字技术的现代社会中,很多人认为互联网促进了情感交流,但我们不得不关注一个事实:虽然通过网络似乎更容易保持“联系”,却也更难实现真正的“连系”。随着数字化生活的兴起,曾经温暖的情感符号逐渐被快节奏的线上互动取代,关系变得越发简化、标准化。亲情、友情爱情似乎都被浓缩成了零碎的、便捷的社交操作,失去了曾经那种深刻的共鸣与温情。雪莉·特克尔提出的群体性孤独就是指在数字文化发展之下,人与人看似紧密的社会联系网络,实质上是一个巨大而空心的结构,人人深嵌其中,人人又都是孤独的异乡人。 

  在数字化社交的语境下,社交关系呈现出更加复杂的态势。马克·格拉诺维特将社交关系分为强连接与弱连接。强连接是指深度互动和稳定性较高的关系,而弱连接则是交往频率较低、情感联系较为疏离的社会关系。尽管强连接在情感依赖上提供支持,但信息通常高度同质化,容易形成“信息茧房”和圈层化社交结构,从而限制了个体与外部世界的多元互动。数字时代的大部分线上社交、陌生人社交属于弱连接,具有辐射广、效率高、成本低、隐蔽性等特性,因而,相比耗时费力的强连接,这种“浅尝辄止”的高效社交方式更受人们青睐。然而,强连接和弱连接在社会交往中各有其优势和不足:强连接为情感依赖提供支持,但缺乏广度与灵活度弱连接能够迅速跨越不同的社会群体和网络,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交需求,但往往缺乏深度和温度。随着技术的迭代,社交媒体平台呈现出多样化连接状态,强弱关系并存和相互流动,需要平衡和调节二者在人际交往中的占比。 

  现代人对真正的亲密关系和深度人际交往需求在数字化时代以更复杂的形式展现出来。微信作为熟人社交平台的代表,其用户基数已突破十亿,显示了人们对日常交流与情感分享的强烈需求。同时,以陌陌、探探、Soul等为代表的陌生人社交应用也异军突起,借助创新的社交模式和精准的算法匹配,试图填补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交空缺。这些平台的兴起正在重塑人们对于亲密关系的理解与期待,鼓励用户跨越地理和社交圈层的边界,主动寻找“灵魂伙伴”。然而,在随时可中断的即时匹配中,个体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交流对象,很难将短暂的互动转化为稳定的强连接。强连接的深度社交为人们提供了情感交流和释放的渠道,在这种互动治愈自己他人,在很多情况下需要这种相互治愈的过程,是浅层社交或陌生人社交的弱连接无法替代的,它带来的情感满足与精神支持具有深远的意义。 

  数字社交的匿名性和虚拟性也为人们提供了逃避现实、构建理想化自我的空间,人们更倾向于展示自己希望被看到的一面,而隐藏或忽略那些不符合社会期望或希望的部分,沉浸于自己精心打造的完美“人设”之中,这种自我呈现的选择性和表演性容易跌入完美主义陷阱,导致个体难以与他人真实地分享自己的情感或困惑,加剧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和误解。面对数字化孤独的挑战,我们有必要深刻反思数字社交模式的本质,重新审视技术与情感的关系,推动构建一个能够激发情感共鸣,提升幸福感、归属感和爱的能力的社交新生态。 

  筑基信任与尊重的社交环境造就穿越数字化孤独的“生态圈”信任与尊重是社交生态的基石,是主体间交往的重要前提。传统熟人社交建立在在地性的交往中,从家族到村落,从亲戚到同学,处在一定“附近”空间中的主体,通过频繁接触逐渐形成相互信任的稳定社会关系。在数字时代,虚实穿梭的社交模式以及数字交往的“黑箱”让信任变得弥足珍贵。对现实环境及人的不信任与对虚拟空间的深度依赖形成鲜明对比,“社恐”“附近的消失”成为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因而,重建充满信任与尊重的“附近”,回归身边的人和事是缓解数字化孤独的重要途径。构建充满信任、能够实现普遍的理性交往、情感沟通、价值融通的社交环境,需要通过社区规范、自主教育等方式引导用户树立正确的社交观念和行为准则。此外,要善于利用区块链技术建立在线信任机制,重塑数字交往伦理,让“小流量”受关注,“大流量”可信赖,正能量能畅行,让无论是渴望“附近”还是期待“远方”,无论是习惯熟人社交还是迷恋陌生人社交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圈子”。 

  架设线上线下沟通桥梁,铺就穿越数字化孤独的“双向道”。线上线下社交各有其独特的优势和价值。线上空间拓展了人的交往边界、认知边界和情感寄托边界,而人又始终只能是“现实的人”,任何时候,现实的确定感无法被线上的沉浸感取代。因而,应积极探索线上线下社交的融合之道,让两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让人们在虚实之间自由穿梭、无缝衔接,让数字自我与现实自我相互建构,避免虚拟与现实的脱节丰富人们的多层次体验,丰富主体的深刻内涵,加深主体间的了解和信任。人类历史就是一部技术的发展史书,我们无法倒转技术潮流的火车头,但是可以利用技术克服自身带来的现代性难题,以线下为主、线上为辅,以线上生活丰富线下生活,以线下主体丰富线上主体,开辟数字交往的“双向道”。 

  培养用户的数字素养和自我意识,练就穿越数字化孤独的“金刚身”数字素养是提高人们在使用数字技术时所具备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加强人们对自己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觉察和反思,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数字社交中的挑战和问题,以强大自我面对孤独,实现塑造自我、锻造自我、锤炼自我到成就自我的超越提高数字素养首先要增强数字意识,即从现实感知到理性认知的跨越,正确认识数字技术、数字生活与人的关系,找到生命情感的力量基点,增强处理人与世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底气。数字技能是数字时代主体必须具备的能力,从网络购物到共享出行,从电竞直播到电子阅读,人类的衣食住行以及娱乐学习都含括在数字系统中,人类必须学会与这个系统互动,才能于“数字海洋”中自由徜徉。数字化孤独蕴含在人与数字系统的冰冷互动中,与现实的、鲜活的、具体的个体不同,人的数字身份在他者那里很可能是一串数字符号,人们的数字交往可能被异化。因而,我们需要通过数字技术来获取、分享和生产信息并学会批判性地评估信息。 

  人生而孤独,却无往不在网络之中。数字化生存给人类带来了普遍联结,但并非都是“爱的联结”。当数字交往让“低头族”对身边人视而不见愈发普遍,当人工智能、AI“数字人”成为人类解决问题的关键“导师”时,主体间交往呈现出人与人、人与机器、人与技术互动的复杂态势,展现出技术时代的鲜明特性。重塑数字时代的社交新生态,就成为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从技术、文化、社会等多维度出发。但总体而言,要坚持以人为本、情感为魂的原则,始终让人性之光引领技术发展,让价值理性引领技术理性,构建充满情感共鸣、健康和谐、富有活力的社交新生态。(杨荣所 电子科技大学)

责任编辑:张哲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