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才先育人,育人先育德。思政课以其独特的作用,承载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成为培养学生品德、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关键课程。通过思政课的学习,能够让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听党话、跟党走,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青年时期是人生中最为活跃、好奇心最为旺盛的阶段,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需要精心雕琢与培育。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核心阵地,承担着铸魂育人、培育时代新人的崇高职责使命。因此,思政课必须紧密贴合青年的特点,满足他们的成长需求,及时引入最新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引导青年用科学的眼光看待世界,用理性的思维分析问题,营造一个活跃、有吸引力的学习氛围。为此,要创新形式,如通过讲述青年身边感人至深的故事、分享榜样人物的成长经历等方式,激发他们的共鸣和思考,让思政课有“滋”有“味”,不断增强吸引力、亲和力和针对性。
思政课教师,作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引路人,其责任尤为重大。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用自己的言行诠释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责任和担当,当好学生的引路人,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是思政课老师责任和担当。“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思政课教师应不断学习、不断进取,将理论知识学深悟透、学懂弄通,备好每一堂课,出好每一道题,教好每一个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激发学习兴趣和潜能,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和发展空间。
从思政课到“大思政课”,是理念上的深刻变革,是视野的极大拓展,更是教育格局的全面提升。我们要善用“大教材”,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石,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融合。在辽阔的大地上,榜样人物、英雄事迹层出不穷,也为“大思政课”提供了生动鲜活、富有感染力的素材。走出校园,步入实践的大舞台,让学生在现场体验中学习,通过互动与交流,将理论知识融入现实之中,深化理解,进一步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讲好“大思政课”,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勇于实践,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厚植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青春力量的关键所在。各级各类学校、思政课教师应不断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丁雷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