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定》要求,“集中开展宣讲活动。”“要着力增强宣讲的说服力、亲和力和针对性、有效性,紧密联系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思想和工作实际,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讲清楚、讲明白,让老百姓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为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精准传到基层末梢,广大党员干部要从“小处”着眼,用小切口、小平台、小故事,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找准“小切口”聚焦“大导向”,让宣讲有滋有味。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要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来阐述。要在贴近基层群众上下功夫,找准“小切口”,符合群众口味、体现不同领域和受众特点。采取接地气的板凳会、夜话会等形式,通过群众的家乡话、土方言,在与群众拉家常、聊生活中融入讲。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把原味的报告精神讲得有滋有味,真正为群众“解渴”,让群众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人心。
搭建“小平台”善做“大文章”,让宣讲有声有色。大树扎根于沃土,高楼立足于基石。要上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必修课”,除了要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外,还应创新宣讲方式,让宣讲“魅力四射”。因而,要搭建“小平台”善做“大文章”,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讲活动,让群众听进去、听明白、听清楚。要善于在新媒介上做文章,充分运用直播课、微党课、微电影等新媒介,实现“线上+线下”同频共振,打通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宣讲路径。善于以童谣、民歌、顺口溜等群众爱听、爱看、爱唱的方式,使宣讲走进田间地头、街头巷尾,教育引领群众由“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让党的二十大精神真正走到群众身边。
运用“小故事”诠释“大道理”,让宣讲入脑入心。知为行之始,学为用之先。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要本着为民的出发点,立足身边人、身边事,用小故事宣讲“大道理”,掀起学习热潮。邀请身边的先进典型结合自身故事、奋斗历程等,通过深入浅出的语言谈心得、谈收获、谈变化,让大家在学习中有参照、受启发,推动“被动学”转变为“主动学”。围绕宣讲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以灵活手段生动地讲好党的故事、讲好人民的故事、讲好家乡日新月异变化的故事,以小见大讲出特色、讲出亮点、讲出新意,让群众听得懂、能理解、学得会,让党的二十大精神见行见效。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广大党员干部要找准切入点、着力点、落脚点,积极创新形式,让党的二十大精神走进基层、走进群众,让群众在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中感悟初心、坚定信仰。(钟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