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热点 >> 正文

把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发稿时间:2022-12-28 18:56:00 作者:侯庆玮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十年来,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经济发展在量上合理增长,在质上稳步提升,高质量发展的蓝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徐徐展开。

  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有着基于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高质量发展是平衡、充分的发展、是全体中国人民共享繁荣稳定的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推进城乡一体化、区域一体化,全体中国人民共同跨步向前。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能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不再欠“新账”,而且要多还“老账”。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式现代化不走故步自封、拒绝开放的闭关锁国之路,也不走殖民掠夺、损人利己的血腥罪恶之路。人类已经进入互联互通的新时代,各国利益休戚相关,促进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才能实现互利共赢,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高质量发展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战略指引。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以新发展理念指引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是牛鼻子、先手棋,是占领先机、赢得优势的关键部分,用创新驱动发展,方能拥有引领发展的主动权。要坚持把协调作为发展的内生特点。要坚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区域发展战略,深入城乡一体化建设,建设高质量区域发展集群。要坚持把绿色发展作为普遍形态。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体现,要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让绿色成为发展的普遍形态。要坚持把开放发展作为必由之路,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坚持把共享发展作为根本目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全体人民更加公平地共享发展成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增加居民收入、不断改善民生。

  高质量发展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推动高质量发展就要用好“关键一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动员和激发各方面积极要素服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任务。十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生机活力、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之路。要继续深化改革,发挥各个市场主体在经济发展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也要维护市场经济秩序,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使资本在法律法规的制度框架下健康发展。

  高质量发展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2020年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首次提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也指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战略意义上的重大部署,是基于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这个历史方位主动作出的战略安排。当前中华民族正在朝着伟大复兴阔步迈进,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坚持构建新发展格局意味着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站在了顺应历史潮流的一边,维护了多边主义,掌握了历史主动。新发展格局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面对我国14亿多的人口,在当前国际局势不确定性增加的前提下,要充分挖掘内需潜力,化解外部冲击的影响,激发国内大市场的优势。

  高质量发展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主动选择,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根本体现。现如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已经迈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坚持高质量发展是首要任务,也是必然要求,我们要把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不断取得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果、新胜利。(侯庆玮)

责任编辑:朱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