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寄语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作为生逢伟大时代的青年党员干部,要细照笃行、起而行之,与时代共舞、向未来奔赴,在真刀真枪的实干中成就一番事业。
锤炼“碧血丹心、一心向党”的忠诚风骨。党的历史既是一部筚路蓝缕的创业史,也是一卷矢志不渝的信仰史。回溯既往,无数革命先辈为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信念,抛头颅、洒热血,不惜用生命捍卫自己的信仰,无论是“你能砍掉我的头颅,但永远也砍不掉我对共产主义的信仰”的方志敏,还是“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都坚持信念如山,不可撼动。革命的战火早已远去,但信仰之火永不熄灭。青年党员干部要从党的百年奋斗征程中、从党的非凡历史中寻找初心,立牢跟党走的忠诚之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之志、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不懈努力的发愤之志。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人生的终身必修课,不断淬炼党性修养、筑牢信仰之基,汲取力量之源、补足精神之钙,把贯彻“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体现在各方面和全过程,用实际行动和成效检验对党忠诚的“成色”。
厚植“身无半亩、心忧天下”的为民情怀。“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铿锵话语直抵人心,催人奋进。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历史,“半条被子”“有盐同咸、无盐共淡”,都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为民初心。党员干部要永葆为民赤子之心,牢记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常怀“念兹在兹”的为民初心,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终身课题来实践,坚持问题导向,主动深入到群众一线中去,把问题找准查实,紧盯群众的“急难愁盼”,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一批群众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杜绝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切实增强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砥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实干品格。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民族复兴的道路上绝不可能是一马平川、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轻易实现的,必定充满挑战、布满荆棘,必须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勇向前。“山再高,往上攀就能登顶;路再远,走下去就能抵达。”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青年党员干部要以奋斗定义未来,以实干创造辉煌,恪守赶考初心,善于从党史这部厚重史书中汲取养分,以“过了一山再登峰,跨过一沟再越一壑”的苦干实干精神将各项工作向前推进,将百年党史中的宝贵经验化为新时代干事创业的澎湃动力。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精神,以“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恒心毅力,披荆斩棘、奋勇向前,作出一番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业绩。
“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作为青年党员干部,要用无悔的青春,拥抱伟大的时代,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坚信每份平凡的努力,终将汇聚成奔流前行的大江大河,每一份青春力量,都将托举起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李宗泽 刘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