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热点 >> 正文

为助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钢铁支撑

发稿时间:2021-09-09 15:05:00 作者:谢伟锋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全面回顾了我们党民族工作百年光辉历程和历史成就,深入分析了当前党的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他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召开前夕,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陆东福接受记者专访,在《中国民族》杂志“新时代民族工作高端访谈”专刊和《中国民族网》刊发。陆东福表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中国历史文化和世界民族发展规律作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筑就一条经济发展的“追梦路”。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是新时代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生动写照,也是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方向指引。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铁路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加大民族地区铁路建设投资力度。党的十八大以来,民族地区完成建设投资9034亿元,建成投产了成都至贵阳、重庆至贵阳、黔江至张家界至常德、银川至西安、张家口至呼和浩特高铁和格尔木至库尔勒、成都至雅安、富蕴至准东、阿勒泰至富蕴铁路以及广通至大理新双线、南疆铁路库尔勒至喀什段扩能改造等一大批途经民族地区的铁路项目,显著改善了沿线各族人民出行条件。丰富民族地区的“生活圈”“旅行圈”“朋友圈”,有效满足各族人民出行的新期待,铁路打造了新时代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

  人心归聚、精神相依,搭建一条文化融通的“团结路”。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铁路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将民族文化与铁路行业特点紧密结合,打造“金花”“湘西慢慢游”“草原小红花”“彝族情”“山丹花”等一系列站车文化服务品牌,开行“民族团结一家亲号”旅客列车,高质量服务各族群众,在“知”与“行”中落实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不仅有优质服务,文艺供给也不会缺席,铁路组织文工团创作大型原创民族舞剧《雪域天路》等剧目、《高铁开到壮乡来》《新疆高铁亚克西》等歌曲,并赴铁路帮扶地区慰问演出,讲好民族团结故事。民族文化融通是“美美与共”,铁路跑出最美风景。

  守望相助、手足情深,铺就一条共同富裕的“幸福路”。我国各民族、各地区在发展水平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一条条无远弗届的“幸福路”成为打通梗阻、勾连彼此的关键。铁路部门常态化开行81对公益性“慢火车”,途经21个省区市、530个车站,覆盖吉林延边、内蒙古东部、湖南湘西、云南、贵州、四川凉山、新疆南疆等民族地区,票价每人每公里不到6分钱且26年不涨价;建成155个高铁无轨站,为各族群众出行创造了便利条件……铁路不忘自己职责所在,为优化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提供助力,不断增强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当一趟趟列车飞驰在全国各地,正悄然为各民族、各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提供新动力。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助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钢铁支撑。“切实发挥铁路行业优势作用,通过铁路规划建设、客货运输服务等,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从白山黑水到雪域高原,从东海之滨到天涯海角——一条条钢轨延绵千里,成就了一条条“发展路”“团结路”“幸福路”。迎着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铁路犹如一条银色巨龙,奔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长征路上,也必将书写新时代民族工作的美好未来。(谢伟锋)

责任编辑:乔佳新 见习编辑:庞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