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一项关于“使用手机时长和健康隐患”的网络调查显示,4%的参与者表示自己不怎么看手机,22%的参与者表示自己喜欢玩手机但会控制时长,74%的参与者表示自己机不离手,随时随地就会玩手机。“手机已经成了我生活中的必需品,没有手机和网络我就会不自觉的焦虑。”一名来自北京的白领道出了很多人与手机的关系。
“没有手机,就会不自觉焦虑”“手机电量不足,就会缺乏安全感”“没有手机的日子简直不能活”……伴随着手机功能的不断丰富,手机满足了更加多元化的需求,导致人们对其更为依赖,有不少人习惯了“机不离手”。这里面,固然有部分人是因为工作需要“不得不如此”,但也有一些人是因为缺乏自省自律能力,让手机反客为主。
长时间、经常性地“机不离手”,不仅会影响身体健康,也有可能会导致情绪问题和心理问题。此外,“机不离手”也会影响我们的日常交往,让亲戚、朋友的聚会少了些推心置腹的沟通,多了些蜻蜓点水的“表面功夫”。当人们忽视了现实世界的真实生活,将心思花在手机上,难免会导致交往行为的走调、变味,也会逐渐对真实的世界失去了解、感悟,对自己的生活逐渐失去控制。
德国思想家哈贝马斯在《交往行为理论》一书中提出,交往行为必须遵循三个有效性要求:判断、陈述的真实性,遵循规范的正当性和表达自我的真诚性。与现实世界的交往行为相比,虚拟世界相对而言没有那么多的行为规范和角色束缚,不用刻意地去维护社会关系,似乎要轻松自在得多。
如今,手机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刚需。只不过,人们在享受手机带来的诸多便利与益处的同时,也很容易被手机所捆绑和束缚,沉溺于虚拟世界的光怪陆离,进入所谓“理性的樊笼”——如果把握不好分寸与界限,就很容易演变为“机不离手”的手机依赖症。
随处可见的“低头族”、朋友相聚时相看两无言、亲人团聚时各玩各的手机,从过往的经验来看,强迫性心理依赖和强迫性媒介使用行为,会让人们对现实中的人际交往产生紧张和逃避情绪。“机不离手”不仅会损伤个体的身心健康,也会损害社会成员之间的交往,让社会联结变得愈发空洞,削弱社会成员间的凝聚力。
手机虽好,但不能过度沉迷。控制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加强与身边人的良性互动,增强独立思考和自我判断能力,消减“机不离手”并非做不到,而是“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杨朝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