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首页 >> 热点 >> 正文

消除烟草广告对青少年的侵蚀需要硬监管

发稿时间:2019-04-17 09:31:00 作者:付 彪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吸烟有害健康早就是社会共识。从《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到我国的《广告法》《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都对烟草广告予以禁止。然而,北京市疾控中心15日发布的一项为期半年的监测显示,烟草营销并没有在传播媒介上绝迹,营销手段也从以往的硬广告向软广告变化,让监管面临更大挑战。(4月16日《新京报》)

  广告界有个形象的比喻:如果传统广告(硬广告)是“疾风骤雨”的话,那么软广告则有点“润物细无声”的味道,它融入情节、场景、道具、对话之中,让人不知不觉间接受信息。随着媒体技术、营销理念的发展,软广告不断得到强化,但其迷惑性、危害性也大于硬广告。

  烟草广告是法律明令禁止的。但是,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面前,一些烟草公司学会了打“擦边球”,硬广告不行,软广告上。诸如通过在新媒体渲染烟草与爱情、友情、亲情之间的关系等,传播烟草信息,美化吸烟行为,提升公众对烟草品牌的认同度,从而吸引更多潜在客户。

  诚如北京市疾控中心监测发现,烟草营销信息在互联网平台上仍大量存在,半年期间共抓取烟草广告和促销相关信息51892条。其中,抓取情怀软文信息7766条,占14.97%;还抓取到烟草相关伪科学信息418条,传播与科学相反的伪科学信息。值得警惕的是,一些烟草品牌开始从女性和青少年群体中挖掘潜在消费者,互联网烟草广告有所增加。其中,爆珠、细支和某烟草品牌成为最常被讨论的关键词。“细长、白色、淡淡的薄荷味,外包装优雅而单薄,看上去很有些怜香惜玉的感觉……轻烟缭绕时,犹如女性的妖娆”,女性和青少年成为主要传播对象。

  资料显示,目前全球有13亿吸烟者,其中3.5亿人在中国,占吸烟总人数的1/3。中国每年有120万人死于与烟草相关疾病,占全球吸烟有关疾病死亡人数的1/4。而且,中国是世界上香烟消费的最大市场,烟民还在以每年300万的势头增长。或许,不能把所有的罪愆都推向各种各样的烟草广告,但在培养“新生代烟民”方面,与其“润物细无声”的蛊惑难脱干系。

  烟草广告尤其是软广告带来的恶果不容小觑。消除烟草“软广告”,需要“硬监管”。一方面,修订完善广告法及相关法规,像管理传统媒体烟草广告那样,管好管住新媒体广告,严禁打“擦边球”,真正实现“全媒体”禁止烟草广告。另一方面,适应新媒体发展,不断升级监管手段,加强对软广告的监测,并对软广告中的违法行为依法进行查处和追责。网络平台也要有正确的价值判断和社会责任感,强化技术监管与净化,别让“种草”软文蛊惑女性和青少年。

  此外,广大网民也需增强监督意识,积极举报软广告中的涉嫌违法行为,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烟草行业更应该以维护公共利益、呵护女性青少年的最大诚意,恪守法律底线,履行法律义务,自觉改变自己的营销方式。只有这样,方能消除烟草软广告对女性和青少年的侵蚀。(付 彪)

责任编辑:杨丽